第183章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國啤》
第(2/3)頁
“讓海河啤酒打折賣給我……”秦東笑了,“生產線打折的資金,你們說,夠不夠我們在天津市場上的開銷?”
“可是,秦東,你怎么知道海河啤酒貸不出款來?”紅紅繼續問道。
“還要感謝天津賣豆腐腦的那位老大爺,我們吃早飯的時候,收音機里不是播放的新聞嗎?”
1993 年 7 月 23日,朱相在全國財政會議上首次正式提出分稅制的想法,僅一個多月后,方案就已面世!
聯想到6月24日,國家下發《關于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7月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秦東當時就斷定,“央行整頓金融秩序,全國的銀根必會緊縮。”
既然銀根緊縮,貸款就難了。
“可是,金士達是全世界第五大啤酒公司,他們也拿不出資金來?”
可是真的就拿不出來,要是拿出來,霍頓也不會灰溜溜走了。
也不會在天津又是調研市場,又是培訓銷售,又是親自上場指揮,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秦東笑了,“金士達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我們跟金士達打仗,不了解這個對手怎么能行……知己知彼,才有百戰百勝……”
前世,秦東對世界大的啤酒集團了然于胸。
去年,孔克爾走馬上任金士達行政總裁,領導這家全球第五大啤酒集團的時候,金士達已是負債累累,股價低迷,甚至連利息也支付不起,險些要以賤價拍賣優質資產還債。
金士達啤酒集團的管理層,常常舉債收購一些與主業無關的資產,例如制肉公司,農業貸款公司,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公司負債對資本的比例到了九八年,仍達到三倍多,最終釀成了財務危機。
“孔克爾上任后,想方設法套取現金來減輕倒債務,去年他們發行新股籌集資金,又出售與主業無關的資產,你們說,他們還有資金來支援海河啤酒嗎?”
進軍亞洲,包括中國、越南和印度,只是他們計劃提高盈利的手段,可是誰讓這個霍頓招惹了嶸啤呢?
秦東沒有辦法,只好送他回老家了。
哦,羅玲大笑,“說了半天,他們到中國來裝土豪來了,又讓我們打回原形,大偉,下面就看你的了。”
“看我的?”邵大偉眨眨兩只小眼睛。
“對,看你的,最后一錘子買賣,除了你,我們誰也不行,如果你能拿下,你就是我們嶸啤的副總經理!”
……
夕陽西下,初秋的余輝把照亮了海河,也把海河啤酒的廠區染成一片金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