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獅王爭霸-《國啤》
第(2/3)頁
蔣遠平嘆道,放下手里的杯子,他與李軍都是站在全國的高度分析問題,“電腦、飲料、冰箱、彩電、洗衣機……都面臨國外產品的沖擊……”
確實,從1993年開始,外資大舉進入中國。
這一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許經營店在西安開業;寶潔在中國一口氣建立了四家公司和五家工廠;BC公司斥資1640萬元,購買了秦啤5%的股份;柯達贊助了在上海舉辦的第一屆東亞運動會;諾基亞開始向中國提供GSM移動電話;花旗銀行把中國區總部從香港搬到了上海……
福特主管國際業務的執行副總裁韋恩·伯克說:“我的頭號業務重點是中國。”
美國通用汽車在中國的第一輛汽車終于下線了,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掛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橫幅:“感謝中國,美國制造”……
“外資重兵壓進,中國的民族品牌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能否抗起民族品牌的大旗,在市場的大潮中收復失地,是你們企業家的責任。”李軍看著秦東。
蔣遠平也在看著自己這個小師弟,他笑了,有自己這個小師弟,今年北京的啤酒市場上,怕是要很熱鬧吧。
“我還在洗瓶車間刷瓶的時候,我們廠的陳廠長跟我說,”秦東緩緩道,“你看,兔子一見到老鷹就先膽怯、哆嗦了,所以才輕易被捉走,如果在斗爭中誰先哆嗦和膽怯,誰就會被打敗……”
相同的話,第二天,他對著鏡頭,對著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徐晴,也是這么說的。
“秦啤經營困難,不管我們嶸啤愿不愿意,我們實際上已經充當了實際上已充當了民族啤酒工業的旗手。至少也要拼命賭上一把,就算犧牲了,也要慷慨就義。”
徐晴一臉沉重,“秦總,如果中國完全沒有自己的民族工業,說到底又會怎么樣呢?”
秦東的眼睛馬上瞪圓了,他的語調立即高亢起來,“沒有什么怎么樣,但只剩下任人宰割罷了。”
話說得如此激昂,在民族啤酒工業這出即將在北京上演大大戲前,《中華工商時報》通過蔣遠平的關系才采訪到秦東。
這一篇報道很快出現在了李軍的案頭,也出現在了燕山啤酒總經理楚征的案頭,當然,進入北京城的洋啤酒們,也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標題——《嶸啤與“八國聯軍”,北京拼市場》!
這在此時中國媒體的眼里,儼然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民族品牌保衛戰。
秦東,這個全國最年輕的優秀企業家,此時儼然成了中國啤酒工業的旗手!
“和跨國資本較量,就算死,嶸啤也要死到最后一個。”
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這么高調,就是這么有個性……可是,這樣的話,讓正在讀報的老苒,平時樂天派的老苒,心情沉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