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綰再次垂下頭。 王綰的辯白,不是沒有作用,嬴政聽進(jìn)去了。 “這件事,等寡人滅了楚國再議。” 按理說,天下未定,不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鬧得君臣不諧。 “相國也年事已高,不若在家修養(yǎng)幾日再出來。” 王綰聽了,只是嘆了口氣。 “臣謝大王體諒。” 王綰身子一僵,微微向后退了一步,作揖拜別。 “臣告退。” 嬴政沒再看他,只是埋頭整理竹簡。 王綰回府的路上,聽到手下近衛(wèi)向自己匯報。 “相國,從出宮后,一直有人跟著馬車。” 王綰聽了,拂拂胡須。 “無妨,走就是。” 王綰何嘗不知,這跟蹤他們的人,其實(shí)是大王派來的。 大王始終還是不忘舊恩。 沒想到今日一次入宮,反而牽扯出那么多舊事。 王綰的腦海里,忽的涌現(xiàn)出許多樁舊事。 那該是二十年前,王綰還是呂不韋的門客。 呂不韋見他學(xué)識淵博,秉性溫和,所以派他前去教導(dǎo)太子嬴政,后來太子忽然間成了秦王,他還是做秦王的師傅。 但是,當(dāng)時朝中很多人不理解,最后他完全倒戈相向,全力支持嬴政,放棄了呂不韋。 嬴政年少時,就聽著王綰嘮叨。 只是,嬴政這個孩子,和同齡的人不一樣。 他不知怎么的,小小年紀(jì)就發(fā)現(xiàn)什么仁啊義啊的,那都是別人粉飾自己行為的。 比起孔子,嬴政更相信孟子,因?yàn)槊献诱f過一句話。 人之初,性本惡。 嬴政很贊同這句話。 在王綰做嬴政師傅的時候,王綰早就發(fā)現(xiàn),嬴政是個意志力極其堅(jiān)強(qiáng),胸懷天下的少年。 那年大王才十三歲。 王綰給嬴政講天下的形勢變化:“如今的天下是個亂世,七國并稱雄,諸國之間攻伐不斷……” 嬴政聽了,當(dāng)即覺得形容這個世道,竟然用了一個亂字。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