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嬴政從王座上坐起,一臉肅穆。 為何說來說去,最后又繞回到了分封制。 嬴政想不通,扶蘇為什么那么固執。 而扶蘇看著嬴政的臉色,也不解。 他只覺得嬴政不懂的變通,郡縣制,只是為了方便權力最后收束到中央。 嬴政展袖,身體坐正坐高。 “朕已更秦法,以適這萬里之疆。而今天下為三十六郡,諸郡守皆為秦之吏,非舊時之貴戚。天下皆為郡縣,律法為一,天下一統。為何汝還是屢屢提分封之事。” 扶蘇俯首。 “臣惶恐。且不說邊地遙遠,距離咸陽半月之途,政令到達必有延誤。而濱海之地,有鹽有鐵,若是有人真的生了謀反之心,完全可揭竿而起,以鹽鐵為功。臣擔心一旦生變,這天下一統之局面,又將不復存焉。” 嬴政聽了,卻覺得扶蘇還是小看了他。 嬴政瞇起眼問道: “汝之意,朕一人不能制天下?” 扶蘇知道,他不應該再多問了。 見好就收。 如果嬴政真的輕易就立了分封制,那他就不是嬴政。 而扶蘇自己也會懷疑他是穿越錯地方了。 嬴政是一個始終堅守收束權力于中央的皇帝。 從他登上王位開始,鏟除一切勢力,再到統一天下,都是在做這件事。 讓嬴政轉變心意,需要時間,也需要契機。 他是嬴政的親兒子,他來做這個勸說的工作是最合適的。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風險。 扶蘇半違心半誠心道: “君父立不世之功,自當可以一人制天下。” 這話說的,前后似乎有矛盾。 說嬴政一人制天下,那是因為,秦國在他手下,確實沒有分崩離析;但是說嬴政不能一人制天下,那是因為,若是嬴政多活幾年,秦國可能真的覆滅在他手上。 但是真話說了,可就是真的要和嬴政結梁子了。 扶蘇垂首,剩下的話不再說了。 嬴政見此,眼底卻笑起來。 扶蘇這小子,想的那么長遠。 他覺得,朕若是沒了,他一人不足以制天下。 但是隨即,嬴政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朕一人可以鎮天下,可扶蘇根基不深,而且,他未有朕之威信。 這么想著,嬴政忽的覺得,扶蘇的這些叛逆想法和激進主張都可以做解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