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由笑道: “誠如父親大人所言,這百家之術迥異,各申其道,是故諸子門生各論其是,莫衷一是。而太子正是看出百家思想之亂,欲一之。” 李斯拂拂胡須。 “世上之事,十之八九,說來容易做來難。” 難—— 李由聽了,反而對這件事情愈發感了興趣。 “兒常伴父親身邊左右,從未聽說父親言過一個‘難’字。” 李斯晃著頭,一臉疑慮,他重重道。 “陛下之意,實則是要廢百家,立新術。這才是于百家之中提煉統一之術的根本。” “廢百家?” 李由聽了,也微微一怔。 “百家學說源遠流長,如此為之。” 李斯忽的笑笑。 “太子殿下示意我于百家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啊。” 李由暗自思忖。 今日聽父親大人說了這么多,其實不過都是些牢騷罷了。 但是往常父親大人決計不會這么做。 李由感覺的出,自從他父親忽的從廷尉變成太學祭酒(勉強算作大夫之列),父親大人對太子殿下便頗有微詞。 父親大人的挾書令,又是被所反對。 事實上,李斯也清楚,非但父親大人一人對太子有輕微不滿,朝中諸多大臣,也對太子多有微詞。 因為太子是一個并不注重傳統的人。 太子殿下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意欲在政事上大有作為。 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多為破舊立新之舉,只是有皇帝陛下鼎力支持,群臣莫之奈何。 歸根結底,還是上次立新法,太子于朝堂之上的言論過于激烈,字字句句直斥軍功,大言軍功之害。 但是,他是太子,秦國的儲君。 而且太子背后是皇帝陛下。 太子不是秦國的太子,而是皇帝陛下的太子。 如此高的地位,確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誰又敢對太子殿下說個不字呢。 李由相信,事情總是往好的一面發展的。 他思慮一番,還是覺得太子這事做沒毛病。 “父親大人,兒始終覺得。這太子殿下確實是一心為天下一統大局做想。天下雖然一統,但是昔日二周、七國并存之局,仍有存留。” 李斯瞪眼,這說話的口氣,和太子頗為相似。 李由笑道。 “這昔日之局雖在疆域之上被破,但是未在百姓心中被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