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退下。” 扶蘇張了張口,欲言又止,最后還是說了句。 “兒臣告退。” 嬴政復道。 “告退后可還出宮嗎?” 扶蘇站了半天了,腿都開始麻了。 該想的不該想的全想了一遍。 扶蘇掙扎了一下雙臂,作揖道: “臣日后必當安分守己,非治粟內史當理之事,皆不過問。” 嬴政聞言,擱下李斯送來的筆錄,瞧了扶蘇兩眼。 扶蘇再次作揖。 “那臣告退。” 嬴政這才淡淡應了一聲,而后繼續埋頭看筆錄。 過了半響,嬴政忽的抬頭大笑。 “李斯啊李斯,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是該讓那些鄉野士人瞧瞧我入我大秦為仕之人的才華。” 李斯在百家之論中,確實代表的就是嬴政。如果李斯落了下風,那就是丟了嬴政的臉面。 而李斯果然沒有讓嬴政失望,不論最后這之論的結果,李斯因為這場論道,再一次以實力揚名天下。 就連扶蘇聞說,也不得不佩服他。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聽說李斯很瞧不上他這對儒法兩家皆半途而廢的半吊子,但是聽說了那次論道的細節,扶蘇也不得不服他。 論才學,李斯確實有實力評論他這個兩千年后的半吊子。 不過論資格,李斯評論他這個當朝太子,臣議君,這怕是不合適吧。 而論眼界,李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他。 扶蘇看著嬴政賜給他的筆錄,他不明白不知道嬴政到底要干嘛。 但是看著看著,扶蘇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為何李祭酒不認識前來之人,不是說他們都是名士嗎。” 戰國末年和秦朝的史料都太少了,扶蘇只知道楚漢之爭以及漢初的一些名人,對于他現在所處的時代,他是真的不知道誰算是名人。 望著這亂七八糟的名字,扶蘇竟然一個都不認識。 也就一個蒯通,是韓信身邊的謀士,扶蘇看見過關于他的記錄。 其他人扶蘇完全沒有聽說過。 他們是真的有才想要在秦國一展抱負,還是當東郭先生前來應場? 可是看著這說起來話,一個比一個剛,確有士人之風骨。 夜已經深了,只有申聿在扶蘇身邊陪侍。 申聿苦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