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國,自春秋之亂開始,各國競相變法,以求于諸侯相爭,離亂之世強國。諸子百家,應運而生。而天下,進行過自君王向下的變法,屬秦國最為徹底。是故,秦國強,而六國弱。” “而六國本就弱矣,但在秦國發動戰事之時,六國卻不合抱,甚至于于危機之時,還互相攻伐倒算。這反而讓秦國借助戰爭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六國亡了。” 楚南公聽了,未嘗不為楚國痛心。 但是扶蘇所說的,本就合情合理。 “是故,六國之所以亡,是以為沒有合縱。” 張良雖然心心念念要復仇,但是靜下心來的時候,他也思考過韓國為什么滅亡。 楚南公神態祥和,發須皆白,雙眼似乎能洞明世事,雖然身材矮小但仍然給人仙風道骨之感。 “我有一個疑惑。” “先生但說無妨。” “小友跋山涉水,居然是問秦國國運。可老夫好奇,小友是為自己而問,還是為天下蒼生而問?” “為自己,也為蒼生。” 皇帝制度之下,他和蒼生的命運,緊緊相連。 和別的家庭相比,嬴政這個老父親留給他的家業,就是大秦帝國。 他必須得好好打理秦國。 只是這樣的回答,在外人看來,要么是夸海口,要么就是瘋子,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非圣賢即王者。 楚南公聞言這擲地有聲的回答,那雙閉著的雙眼,又微微睜了睜。 但是也正是因為此問,楚南公對心中更是對眼前之人的身份明朗了些。 到了這個時候,楚南公心里已經微微一顫了。 南公自然為扶蘇的行為有所觸動。 扶蘇對于楚南公來說,無疑是個機會。 要么,狠狠的羞辱他一番,示意他的血脈和楚國王室緊緊相連,滅國之恨難消,他此生不可能為秦國效力。 要么…… 讓秦國太子為有需要的人加以利用。 扶蘇瞟了眼張良,子房看似是貌若好女,可是膽量卻很大。 但是想了想,楚南公一陣后怕,他既然敢來,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我得小心些。 一步走錯,日后可就徹底無法挽回了。 不過,秦國竟然能出來這樣一位太子,于秦大有裨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