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甘雍望著李信,臉上滿是灰塵,眼中自然皆是失落。 “如果君侯不聽我的話,那么我甘雍恐怕也要像國尉速速離開咸陽了。” 李信雙目一瞪。 “你這是何意?臣為君勞,到最后卻不能享其功,只能眼睜睜看著有些人憑借出生之便享受榮華富貴。我秦素來以軍功立身,國風浩蕩,民風坦然。” “而今天下大定,沒想到,皇帝陛下竟然這就背棄了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有些人生來滴血未見,卻被拜為君侯。而我等浴血奮戰的大將,到頭來卻兩手空空,還不如那些在軍營之中渾水摸魚的蝦兵蟹卒。” “甘雍,你知道這對于秦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嗎?” 甘雍見李信憂心忡忡。 “還請君侯示下。” “這意味著,努力將再無意義,庶民只能是庶民。” 事實上,商鞅之法之所以得以推行并且延續數百年,其實那本身就是一場庶民的勝利。 庶民可以通過戰功獲得高位,秦國得以為庶民擁戴,進而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而世卿世祿制,在秦國被徹底打破,這意味著不再有人因為出生而享受功名利祿。 但是如今,代表著公平二字的軍功爵制,被革除了。 甘雍聽了,也是沉默良久。 “現在,你還認為,我的辭官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嗎?” 甘雍雙目懇切。 “君侯之決,實屬可笑。這豈止是不明智,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究竟什么意思?” “鄙生以為,當初軍功爵制立起來又多難,如今這軍功爵制廢除便有多難。百萬之軍,動劍動弩就可以讓家中父母子女衣食無憂,但是如今,人人盡歸其地,將士們如何作想。” 李信聽了,覺得這話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只是,沒有戰事,秦人戍守齊魯之地,荊楚之鄉,軍中怨氣極大,這一點,我也知道。還以為我能勸說皇帝陛下對南疆開戰,可是沒想到,竟然有人快我一步,廢了這制。” 甘雍急忙道: “如今木已成舟,無可挽回。君侯當及時順勢而為,選擇避世,絕非善舉。陛下廢制,正需要有人鎮壓軍隊。君侯若是這個時候提出辭官。陛下會如何做想?” 李信聽了,心中驚起一圈圈漣漪。 “以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勢必以為我這是為秦國士卒氣憤不已。” “怕是君侯返鄉之路,就是前往黃泉之路。“李信聽了,眼中滿是驚恐。 “君侯怎么不想想,國尉和武信侯辭官,是以何緣由?” “年事已高。” “那君侯呢?” 李信聽了,怔了半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