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皇后現在急著要讓皇帝定奪此事,因為她經不起群臣和太后的逼迫。 不僅如此,奏章中還帶有抄錄的帛書,這帛書可是馮去疾當初給王戊的。奏章上面說的明明白白,王戊得丞相之帛書,然后才開始查案。 不僅如此,皇后本人還親自請了司寇蒙毅,太學令張蒼等上卿幫助,問責丞相。 如今咸陽城中丞相馮去疾直接成為軍功世家和皇后的敵對對象,咸陽城中可謂風波不斷,而太后卻在這個時候出面,力挺馮去疾,堅持要繼續查清叛逆之案。 申聿喜道: “陛下,御史尚且活著,一切都還有機會。” 這一切還有機會是指皇帝不需要在這件事上給群臣低頭,而且改革還可以繼續進行。 “此事竟然來了個極大的反轉,這么一來,就變成了丞相和御史兩人的斗爭,十二位公爵只是被連累殃及。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陛下可是要懲罰馮丞相?” “為朕磨墨吧,朕要親自擬定奏章。” 扶蘇揮了揮袖子。 “此番可謂天助我也。” 【丞相代朕監管咸陽,卻心中壞私,以謀逆之案蠱惑慫恿御史王戊,釀下大禍。朕欲加罪,但丞相年高,朕不忍心,將此事下議群臣。如今暫時免除丞相之位,待朕回咸陽城后再議此事。】 這么一來,扶蘇就是用鐵證讓馮去疾去背這個鍋。但是因為馮家勢力大,皇帝并不能直接下令處決馮去疾,只能采用這樣的方式,將馮去疾的狼子野心公之于眾。 馮去疾此人只是為了鏟除自己的政敵,同時還要拉朝中的軍功世家大族下水,其心可誅。 但是這件事上,扶蘇的母君做的卻也并無錯處。馮氏一族在秦國的影響力可謂舉重若輕,因為這件事輕易的罷免他,會讓帝國內部更為混亂。 羋蘭畢竟年長,她做此事的考量只是因為馮去疾是三朝老臣,不僅如此,他家也是軍功世家大族,更是先帝親自立下的丞相。 這么一來,咸陽城中就是三足鼎立了。 【朕憐憫五大夫趙嬰,特拔擢其為左庶長。朕本欲赦免十二位公爵,放其歸家,但謀逆之案,絕不可輕易放過。朕著司寇蒙毅親自審查此案,務必審查出朝中奸細,如此方可還十二位侯爵的清白。】 扶蘇萬萬沒想到,到了最后,居然是他千防萬防的兩個女人幫他解決此事。 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但是這個時候,扶蘇只覺得自己內心熱騰騰的。 事情能有今日這樣轉圜的余地,多虧了人倫常情。 扶蘇自然內心狂喜,此番回去他必定要好好對待皇后。 但落筆之間,扶蘇感慨竟然做了一回李治。 扶蘇另起一封詔書,在上面寫到: 【朕在外處理舊趙事務,公務纏身。但咸陽城謀逆造反之案茲事體大,咸陽不可無人做主,今朕委權于皇后。諸臣皆聽皇后之令,以皇后命為朕命。丞相之職,由張蒼暫為代理。】 把權力交給皇后,才能確保改革繼續進行。 寫完這些,皇帝又在這上面重重親自按壓下自己國璽。 這可是申聿頭一次見皇帝陛下自己這么勤快。 等到申聿去封函的時候,見到內容,自然訝異。 “陛下,皇后真的懂政事嗎?您怎的會將權力交給皇后呢。而且,太學令雖然為九卿之一,只是陛下提拔的緣故罷了,讓他代理丞相,群臣會服他嗎?” “皇后雖然年輕,而且這些年來從來不問政事,但是她一心向著朕。比起身居高泉宮的那位,朕更信任王氏罷了。而且朕擔心,朕若是不給皇后實權,她未必還能在高泉宮的壓力之下保住王戊。” 申聿心想,皇帝口中的高泉宮那位不正是太后嗎? “至于張蒼,他是李斯的同門師弟,雖然年紀輕,但是我以為,他要遠遠優于這二人。因為他善于機變,而且他并不是利欲熏心之人。” “陛下——還有一事。下臣知道御史忠厚,一心為陛下考慮,但這件事,難道陛下就不打算懲罰御史嗎?此事全部都因御史而起啊。陛下可否小小懲戒一下御史?” 扶蘇拿出帛書,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扶蘇看到姚賈二字,眉峰突起。 “你認為趙嬰會謀反嗎?” 申聿搖搖頭。 “趙大夫一向以君子自持,不會做這種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