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身為劉季的姐夫,呂澤年紀卻要比劉季年紀小。眼下他正值四十,但是依托家中關系獲得了此番上貢天子財帛的機會,前來咸陽城中。 只是湊巧的是,他又遇見他兄弟押送犯人前往咸陽城。雖然說呂劉兩家是姻親,但是這呂雉的兄弟其實都很看不上他這個姐夫。 尤其是呂澤。 呂氏一族,本來就是齊國姜太公的后裔。今秦文信侯呂氏一脈和魏國單父縣呂公一脈, 在數(shù)百年前確實是一家。雖然呂公一脈在政治上并沒有那么突出,可是繼承了呂氏世代從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家境優(yōu)厚。 后來呂公一門遷徙去了沛縣。 【關于遷徙原因,資料上都說是呂公為了躲避仇家,我覺得這個理由很不科學。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當時秦始皇兼并天下,一方面采取遷徙天下富商到咸陽城,一方面又大肆的搞移民遷徙。 呂公一家頂著呂姓氏, 而且樹大招風,無論是被迫遷徙往咸陽城,還是聽從政治調令遷徙往別處,都對呂公家族有著致命性的打擊,呂公都不愿意。所以呂氏應該是和秦朝官府對抗,違背律法,逃到沛縣的。 而歷史上的沛縣、豐縣那一帶,正是戰(zhàn)國時代齊國、魏國、楚國交界的地方。很多人都逃去那里,就因為官府管控不到。還有大澤鄉(xiāng)之類的地方。】 按說,呂澤一家本來就是經(jīng)商大戶,到了沛縣,自然也繼續(xù)經(jīng)商。 本來就家境殷實,所以呂澤從小就可以請先生在家中教書,至于君子六藝,也是學習過的。 雖然他們一家不是貴族,沒有貴族的地位,但是可以過上貴族優(yōu)越的生活。 所以這呂澤的閱歷要比劉季越要多,而且從衣著上看, 也更有氣質。 呂澤厭惡劉季,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他父親呂公。把他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給一個流氓無賴。 呂雉初嫁給劉邦時,生活就不富裕,劉邦時常為了公務以及與朋友們周旋,三天兩頭不見人影。 呂雉便親率子女從事農桑針織,孝順父母及養(yǎng)育兒女,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劉邦常戴一頂自制的竹帽到處閑逛,騙吃騙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碭山下的沼澤地區(qū)。呂雉除獨立支撐家庭外,還不時長途跋涉,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時至今日,其他男子家中都可豐衣足食,而他好吃懶做,讓他妹妹的纖纖玉手變得又粗又大,呂澤自然心疼。 再者,這劉季的所為,本來就是不入流的行徑,在通習君子六藝的呂澤看來,更是罪不容恕。 可是這次可巧了,呂澤不僅僅遇到了一個妹夫,而是兩個。 樊噲。 樊噲,賣狗肉的。呂澤自然更加看不起。 也因為嫁給他的妹妹是個庶妹,不是一母同胞,所以呂澤幾乎沒把樊噲放在眼里。 這兩個妹夫,雖然出身庶民,可都是聰明人,不可能察覺不出這個趾高氣揚的妹夫對他們的蔑視。所以呂澤一開始就得罪了劉季和樊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