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朕以為,不僅泗水郡王要查,天下各地郡王都要查!如果人人都是像泗水郡王這般,那恰恰說明其他郡王看似對朕恭敬從命,實際上在郡國之內各自為政,或許有些郡王早想暗暗圖謀想著成為下一個齊宣王,楚成王。” “如果不從根源上切斷這種可能性,二十年后,秦國的天下,還能有今日的版圖嗎。朕不止一次問自己,如果是先帝在世,世間有幾人敢反,又有幾個郡王敢圖謀作亂。此事涉及朕于天下諸臣諸郡王的威嚴,不可輕易放過。” “朕以為,無論郡縣,還是郡國,凡是大秦土地上的吏民百姓都清楚,這天下到底誰人的天下,國號到底是什么。為此,朕想要再勞煩大柱國一次。” 蒙恬雙目如星,躬身作揖: “陛下,勞煩二字不敢當,還請陛下明示。” “御史設立之初,只為監察百官。朕以為如今該變一變了。朕以為,三公之位,理當高于郡王,否則朕何以制天下郡王。” 蒙恬拜曰: “臣雖然愚鈍,老年拂袖,但是愿意代陛下之尊,親自前去督察諸郡王。” “甚好,朕以為,舉朝上下,除了大柱國,也沒有人比大柱國更適合監察諸郡王。況且,這郡國之地的百姓,亦然是大秦的國民,朕希望大柱國此去,可以體察當地百姓,教化風俗,務必使民有所依。” “老臣此番去了,定然不負陛下之命。” 此次秋狩,自然不如從前熱鬧。 李信的騎射之術,吸引了一眾將門新貴的目光,與此同時,也招來了許多人的嫉妒。 秋狩結束之日,李亞夫靠著父親傳授的箭術,成了第一,次之就是趙子易,隨后便是王英。其他列將之子,一則地位卑下,不敢上前與之爭,二則本來也沒有多少實力。 王英則是靠著自己父親的地位,占了個第三。這個孩子的父親不是別人,正是王戊的侄子,王猛的親兒子。年紀輕輕,英姿勃發。 趙子易得了第二,靠近皇帝,心中不免竊喜,這離他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夜間晚宴時,外面忽的下起了大雨,沒有辦法,只能在上林苑行宮之中做宴。 諸將士換了衣服,脫了鞋子,穿著足襪趨過殿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兩邊凄風冷雨,打在窗板上,內殿里卻歌聲融融,燭光暖暖,幾個展露頭角的小將立在前面拜見皇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