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草民王戊拜啟陛下, 如今已到陳郡,多方探查,并無異常,反覺詭異。有虞氏雖得太后照拂,但是其心不測,獻女之事唯恐有詐。” 蒙毅今日陪侍二世,二世遂將這些奏章都給了蒙毅看。 “江東之地,實在是大患。這些貴族,必須要大力懲處。陛下何不派遣家兄,前去江東巡察,若有心懷不軌者,就地斬殺,震懾江東。” “打擊地方勢力,擒賊先擒王,是這個道理。只是別的地方可行,唯獨這荊楚不可。” “為何荊楚不可?” “江東不同于齊魯之地,尚且有關中作為緩沖,只要朕把控的住山東六郡,齊魯之地不足為懼,所以朕只需要殺幾個貴族,就可以平息。可是這江東,若是朕激怒這些貴族,他們會一鼓作氣,只抵咸陽。南陽郡、南郡,前后都有差池。更有屠唯、任囂這兩個在黔中。” “牽一發,動全身。朕只能暫且忍耐。等趙魏韓三地吏民百姓歸附于秦的統治,到時候這些問題才能一件件解決。” 蒙毅聽了,不由自主的嘆息: “陛下,這治理天下,未免太過艱辛。臣遙想當初攻打天下,未曾有這些煩惱。” “朕等關中百姓皆衣食豐足,趙韓魏都在掌控之中,到時候還懼怕區區荊楚。關中本位制,本就是為了預防這樣的危機。只是荊地貴族動手的速度,遠遠比朕預料的要快。” “陛下,如今我等都明知,未來秦楚之間,必然還有一戰。可是短時間再次發動戰爭,會引起紛亂,有些人會趁機動亂,當下還是要行緩兵之計。” “朕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朕想過要先行緩兵之計。” 時間是個大問題,沒有三年五載的輕徭薄賦政策推行,大量的農民破產,必定會導致關中本位制崩盤。 就算打贏了楚國,那又有什么用,關中元氣大傷,到時候又怎么應付北方虎狼,南方苗疆,還有各郡國。 這是危險的。 自古以來,妥協是政治的靈魂。 妥協會延長時間線,讓事情有轉機。 貿然進攻,并不是明智的行為。天下是一大盤棋局,和朕博弈的是千千萬萬的人。 “陛下打算怎么做呢,蒙氏愿意盡全力幫助陛下。” “這件事,朕已經交給了王戊去做。” 王戊么。 滿朝文武哪個不知道,皇帝遲早要把他召回來。 “朕打算一年之后,就把王戊、蕭何等人全部召回來,你看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