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蒙恬捻了捻胡須,隨后道: “這件事,不許聲張?;仡^你親自入宮告訴你姑姑,這件事不要再對外說了,若是傳出去,怕是要鬧出亂子來。功勛武將可對分封之事盯了很久了,這件事可不是什么小事?!? 蒙忠遲疑了一會兒, 卻皺著眉頭問: “父親難道想要為陛下粉飾此事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假以時日朝中眾將一定會對此事有所察覺。再者,陛下都給了虞氏那么多好處,難保日后真的不會封虞君集為秦國之侯,到時候,全天下人都知道了陛下的心意, 陛下把江東給了虞氏。” 蒙恬非常淡定的說: “什么江東虞氏, 沒了陛下, 什么都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虞君集在宮中逗留了三個月,正是陛下在教他這個道理。就算是封他為侯,那也不過是為了維護天下一統所行的緩兵之計。陛下一直都想召回趙佗及其大軍。三十萬大軍,數十年駐軍在沼澤之地,士兵們都傷了元氣,早就不宜作戰了?!? 蒙忠很是驚訝! “那江東如今豈不是很危險?我從未見朝中對江東之事多有提及,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可是先帝在世時,不是在說是要籌備三十萬水軍么。” 蒙恬悵然若失道: “不過是為了讓士兵們活下去,教他們下水的修飾之詞罷了。所謂的三十萬大軍,早就是自力更生種植稻米,平時也是修建樓船,捉拿一些藏在水澤里的流民。原先帝國的三十萬大軍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就疲敝不堪,不復當年啊?!? 蒙忠張了張口,想說什么又沒說, 一股氣憋悶在心里。他如今也是帶了兵的人,將士們的疾苦, 他都看在眼中。江東的水師,沒有糧食供應,自力更生種植稻米,修建樓船,這不就是雜工嗎。 蒙恬像是從一個噩夢中醒來似的,眼中泛著明亮的光: “這就是天道吧,人有生老病死,樹有春夏枯榮。十年的時間,昔日帝國所向披靡的軍隊,注定會隨著時間流逝兵力衰減。我也是因為這個,所以支持陛下裁減軍隊的詔命。” “原來是這樣,兒還以為……” “以為什么?” 蒙忠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還以為父親您是為了穩固陛下的皇位,不得以這么做的呢。” “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只是你記住,我蒙恬一個人根本沒有能穩固陛下皇位的本事,說到底還是陛下的所為能讓朝中上下都心服口服。雖然殺了那么多人,可是都是他們主動作亂,陛下處罰他們是名正言順, 這就是王道?!? “父親, 您快多給我講講這些道理, 兒子發現自己始終不得入朝為官的要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