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扶蘇一人握著官吏任免權(quán),爽的很,可是一直握著這職權(quán),對帝國來說也不是好事。 皇帝畢竟是常年留駐在宮中處理帝國大事的首腦,不可能下到一線,不清楚前方的狀況。 馮劫知道,皇帝一直想把蕭何提到咸陽城,不如如今彼此各退一步。 蕭何尚未來到咸陽城,滿朝文武卻都知道,這帝國之中有個位置屬于他。 “陛下,微臣馮劫有奏。” “啟奏。” “自從陛下平亂國都,清除奸佞,到如今帝國丞相之位空缺,九卿之位缺三。但是陛下既然設(shè)了四部,處理政事,微臣以為,這丞相之位倒是不急。只是如今要處理人口、氏族、郡縣、鄉(xiāng)邑三老的問題,微臣以為,這吏部侍郎不能再空缺了,陛下需得找一位能讓帝國各處郡縣府吏都對其心服口服之人方能勝任,否則這吏部侍郎便是毫無用處。” 馮劫的話很得朝中諸臣的滿意,這位先丞相之子,確實實力尚在。當(dāng)他把重心轉(zhuǎn)移在朝堂政事上,總是讓人恍惚之間感到他一人可抵帝國丞相的感覺。 二世看著每次馮劫出言,眾臣都對其側(cè)目而視,顯然都是對馮劫其人心服口服。 二世思忖著,如今朝中剩下的都是些賢能,馮劫能力出眾,自己若是不用他,反而會讓眾臣覺得自己識人不明,豈不違背了自己當(dāng)初‘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諾言。時間久了,馮劫肯定自有附庸,如此反倒對朕不利了。 蒙氏兄弟見到馮劫又要冒頭,如今也不打算阻止。 到了此時,每個人心目中隱隱約約都對這吏部侍郎應(yīng)該由誰來做心里有了定數(shù)。 秦二世寬了寬袖, “那馮大夫以為,這吏部侍郎誰可以勝任呢。” 眾人屏息,豎起耳朵就要聽,大家都很好奇到底誰能入堂堂武信侯,先丞相之子的法眼。 馮劫故作沉思,片刻后答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