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來聽聽。” “陛下以為,陛下一人能決天下事乎?” “先帝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每日批閱的奏章,多達五百斤重。朕繼位后,重組尚書臺,日夜為繼,處理文書分類,即便如此,仍舊深感疲憊。那么趙卿以為,這樣的情況下,朕還能說天下之事一人決嗎。” “陛下既然有此心,那臣也就直言不諱了。古者圣人立國,為的是讓國人都安居樂業。如今陛下為天子,也是想要成就大治之世。只是天下事務如此雜多,陛下一個人決定天下所有的事情,實在是不得當。” “若是先帝在世,無論是哪個臣子說這番話,免不了要掉腦袋。只是如今,也就是換了陛下,臣才敢冒死一諫。臣懇請陛下拔擢天下郡守之位,位同九卿,此舉可安撫天下各郡。” 說罷,趙完低頭叩首再拜,還要作顫抖的樣子。 二世坐在座上,微微愣了片刻。扶蘇本來就知道,這些地方屬吏對皇帝制度很有意見,但是沒想到,趙完卻越過了皇帝制度,直接勸他更改地方制度。 “你這話,敢在朝堂上說么?” 趙完搖了搖頭。 “不敢。” “此舉,會引起朝中軒然大波。” 趙完卻繼續道: “請陛下三思,臣今日所言,其實是數年苦心孤詣之道。而今陛下推行郡國并存制,這才有了讓臣的意見成功的可能性。如今陛下麾下有二十七郡,可是這些郡守的地位,不過是從前的長吏罷了,位不比大夫,更難以企及朝中三公九卿。” “比之郡王,地位相差極大,凡遇事,多要報于皇帝陛下。可是陛下比誰都清楚,這地方吏治最大的弊病就在于,陛下無法親自監督這些屬吏的所為,如果有一個人貪污,那就有一群人貪污;如果有一個人遇事不報,那就有一群人遇事不報。” “郡守的地位在帝國朝中諸臣看來,實則是能力不濟,不足以在咸陽為任,被外派到邊地做酷吏、苦吏、勞吏。郡守的地位在朝中眾臣看來是如此低下,可是呢,郡守對于帝國來說,有時候卻遠比三公九卿更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