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扶蘇看著這些士卒,別有一番安全感。 “方才是何人提了問題?朕來為你解答。” 余丁站出來,“啟稟陛下,方才提問的人正是我。” “你問的很好,為什么朕手下有著大量的軍隊,但是朕卻把一些事情,交給你們來做,你們中的人很不解,為什么都有軍隊了,還需要你們的兄弟流血犧牲。” “朕來告訴你們答案。軍隊,那也是百姓組建起來的。難道說帝國的百姓加入了軍隊之中,他們的生命就不重要了嗎?帝國是朕手中的利器,朕要用這把利劍捍衛整個天下的太平。” “戰國數百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一些反對帝國的人,他們想要重新自立為諸侯,擁兵自重,從此繼續攻伐,以實現他們的諸侯夢。只有百萬強軍在手,他們才不敢忌憚,也只有百萬強軍在手,四面的夷狄才不敢來犯。帝國才能安寧。” “帝國不僅僅是朕的帝國,更是天下人的帝國。守護帝國,是我們所有人的事情。但是不能所有人都去從軍,還需要有人種地,需要有人戍邊,需要有人研發工匠,需要有人統計戶籍。” 這些話,在場所有的人從來都沒有聽過。 但是當這些話從皇帝陛下口中說出來時,所有人的內心都開始被埋下一些新的東西。 帝國是他們自己的帝國,他們第一次內心油然生出一種對帝國的歸屬感、責任感。 (今晚我有些激動。 這本書怎么說呢,我花了很久的時間,給主角奠基了奠定跨越時代的文明的物質基礎,精神基礎。 我以前做過一個選擇題,大意是要先苦后甜還是先甜后苦?當時我選擇的就是先苦后甜,我筆下的主角也是如此。很多讀者受不了前期苦巴巴的文風走了,有一些讀者也跳訂才追讀到現在。 只能說還挺遺憾的,沒有歷經前期的那些準備,到了后期很多人要么會覺得轉變很突然,要么會覺得超綱了。其實早在前面我就說過,秦朝是一個貴族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但是在歷史上發展到糜爛了。 主角延續了秦國的文明也就繼承了貴族文明,像木軌火車,發達的工藝技術,這些都是漢朝建立沒有的。 正因為主角有這些作為保障,所以秦國才可以走向更高的山峰。 這本“自嗨文”,我寫到最后把我自己感動了。有人說這本書很理想色彩,那么我想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本書完全是用歷史經驗和歷史邏輯去思考如何延續這個朝代。在不違背物質生產規律之前,秦國是可以發展到這種高度,而一些后世的新穎的思潮,也可以適當的出現,作為后世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種子。 注明:我是個沒事就愛頭腦發熱喜歡政治歷史地理、情商低文科女。)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