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這是打算,關中本位,關外繼續推行分封。” “天下七個大洲,要想讓華夏的火種快速遍地扎根,分封是個好辦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真正有精力能做大事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長生之道不可求,還是在古人之智的基礎上創新求變為好。” 蒙恬聽了,拱手作揖,“天下在陛下之手,萬民之福,亦然是秦國宗室之福。既然如此,那臣就只有這叛將一事放心不下,唯恐到了地下無顏面對先帝。” 扶蘇知道,蒙恬是怕自己被虛名牽絆住,有自己在一日,秦國就不會開戰。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僅僅靠著文吏選拔這樣的方式晉升那是不行的。十年之內不起戰爭,對于帝國來說,損失遠比不開戰要大。 “五年大治結束,帝國迎來百年未有的和平時代,關中情況逐漸穩定,朕會在今年開拔大軍南下,取下南詔,帶叛將的人頭祭奠先帝。” 蒙恬聽了,這才放心了,長舒了一口氣。 “老臣今日說的,都是先帝放心不下的。只是老臣還有件事,不為先帝,不為帝國,只是為陛下擔憂。” “你是說開通西域。” “臣知道陛下想要用商業活躍底層士氣,讓階層之間得以互通。當年文信侯執政,咸陽城中經商環境相對寬松,如今想來,也確實有用。這通商的事情,陛下前前后后謀劃了許久,但是我們這些大臣一直阻撓陛下。唯恐此事成為陛下心疾,一如當年先帝唯恐不能長生。” 蒙恬知道,先帝之所以駕崩的快,那是因為長生夢破了。有些人活著,全憑一個信念吊著,一旦信念崩塌,活著和死了沒有什么區別。 天下一統前,秦王勵精圖治,那是因為他心里有著一統天下的夢想;而一統天下后,始皇帝巡游天下數次,還是想著鎮守天下,但是長生成了先帝的信念,一旦這個夢破了,人回到現實中發現自己所愿不可得,自然也就崩潰了。 “御史有疾,卻掛念著帝國上上下下,難怪久病不愈。這件事,朕自有安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朕早就有了體悟。” 蒙恬聽了,也就沒有什么再擔心的了。 “倒是柱國歸田修養,這御史之位,不知柱國有什么人可以舉薦。” “臣的屬官,徐有冰。” “朕知道他,他和柱國一樣,文武全才,心系秦國。朕想把他留給太子,他會是抵制權臣的一副良藥。朕已經有了趙完、蕭何、張蒼、蒙毅、計相,已經足矣。” 蒙恬聽了,心想,陛下正值盛年,這人生大限的事情說不好。要么陛下像昭襄先王,執政長達三十四十年,要是這樣,太子永無出頭之日,那徐有冰也沒有什么用。但是看陛下的意思,這御史的人選,就是張蒼了。 “他跟了老夫許久,一直不得重用,倒是可惜了他的才華。” “朕要南下興師,關中軍務可由他輔佐。這些年關中的將士們,已經很久沒有被嚴格的訓練過了。”“如此,臣代他謝過陛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