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登堂入室》
第(1/3)頁
鏡湖先生略有些嫌棄地瞥了項大人一眼,道著:“起來說話!”
項大人不起來,苦苦哀求:“白大人主事的時候,我根本就說不上話。要是早知道他為了一己私利居然連同僚都敢謀害,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著他的……”
鏡湖先生只覺得太陽穴嗡嗡作響,不耐煩地道:“趕緊起來!”
項大人這才不情不愿地站了起來。
那邊元允中已朝著宋積云招手,道:“你也過來幫我們搭把手。”
宋積云不解。
元允中笑道:“你不是和漕運的人打過交道嗎?五萬人,走水路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得有精通水運的人拿個章程才行。這件事恐怕還得依仗你。”
她愿意為這些流民做些什么。
元允中就請了項大人陪著鏡湖先生:“我還有折子要寫,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就勞煩大人和外祖父說說了。”
項大人正尋思著怎么戴罪立功,聞言自然是喜出望外,連聲應“好”。
元允中親自給鏡湖先生沏了杯茶,安撫他道:“外祖父等會幫改改奏折。”
鏡湖先生無奈地笑,揮手道:“趕緊給我滾!”
元允中和王孜笑嘻嘻和宋積云一起去了后堂的書房。
宋積云給元允中磨著墨,說著漕運的一些事,王孜則畫了個粗略的長江輿圖。
三個人又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定下幾個合適安置這五萬流民的地方,元允中就開始寫奏折,之后又和王孜逐字逐句地討論了良久,修了好幾稿,這才放下手中的筆。
三縣的仵作也來了。
幾個仵作在白大人后腦勺上發現了重物擊打的傷口,一致認為白大人是被打死后偽裝成了自縊的模樣。
這事就鬧大了。
元允中又寫了份關于白大人之死的折子,加上之前關于安置流民的折子,他面圣的時候會一起交給皇上。
至于鏡湖先生,他一直催著王孜陪元允中趕緊進京,至于石景山這邊,他對元允中道:“我會幫你看著。你回京,幫我給你大伯父、你父親,還外祖父的幾位好友都帶幾封信去。我有些事請他們幫忙。”
元允中應允,并且猶豫片刻后,對宋積云道:“你也隨我回京好了。這里亂糟糟的,我不在你身邊,不放心。”
宋積云覺得她留在這里也沒什么用,而漕運那里,她許諾了拿瓷器換米,還得具體的協商一下他們要些什么瓷器,在哪里交易。
“好啊!”她立刻答應了。
元允中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他在景德鎮的時候就發現宋積云很喜歡力所能及地幫一些貧寒的百姓,他怕她執意要留在這里施粥。殺白大人的兇手還沒有找到,他很害怕宋積云因此受到傷害。
他把護衛留給了鏡湖先生,并反復地叮囑他:“到哪里都帶著人,別掉以輕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