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也就有人算了筆賬: 韓升據(jù)說2億里,投了3000萬; 保底發(fā)行這邊的消息則比較少,據(jù)說好像保到了8億還是10億,但傳聞中,韓升占比是百分之10-20的樣子,取個中位數(shù)15吧。 那這么算來,現(xiàn)在投資這邊至少能分5000萬。 發(fā)行這邊,至少能分1.25個億。 扣掉成本,這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是賺了個小目標了,收益率已經(jīng)突破150%,就更別提后面... 可能300%都有可能。 所以在山海世紀有意的推廣下,韓升支持《戰(zhàn)狼2》的故事,也連帶著他在其中的表演,被順理成章地推廣出去,又提升了一波路人好感度。 他之前人氣雖然不錯,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年輕人,和粉絲群體中。 而《戰(zhàn)狼2》能取得這個票房,必然是全年齡段的觀眾心中,都對他有了點印象: 這也是為什么山海世紀這么看重的原因。 “一個能精準吸住某個群體,能在這個群體里掙不少錢的藝人,公司還是這些年經(jīng)常都有的。但現(xiàn)在這個時代,大眾審美和選擇多樣化,能有一個覆蓋全年齡層的年輕藝人,就真的太難了?!? 下午2點半,山海世紀會議室。 一場有關于韓升最近發(fā)展狀況的會議,正在熱烈進行中。 參加會議的除了在京城的這些高層,蔣希希這會也通過視頻,來遠程參會。她今天開會的心情還挺不錯,甚至很舒服的。 因為一旦沒有開會這個借口,她多半就會被各種熟人之類,通過各種途徑,進行騷擾。 “所以我們現(xiàn)在有了韓升,也是要注意他多方面的發(fā)展。比如現(xiàn)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兩個事情,一個就是《戰(zhàn)狼2》成為國內電影影史第一,這個是重中之重;一個就是剛才說的韓升力保的那個學員最近也很火是吧?記得這事可以給韓升多刷點好感度...” 臺上的聲音還在繼續(xù),蔣希希忍不住點頭。 確實是,最近這兩件事情,前者就已經(jīng)夠她忙翻了。 蔣希希之前一直覺得: 她經(jīng)歷過好多次韓升走紅,走上坡路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作品上線后,早期所有節(jié)目綜藝電視劇代言之類都希望韓升參加; 到中期邀約的人相對變少,但質量都上了一個臺階,也都默契地不會什么節(jié)目都敢來請韓升。 再到最近,她才終于體會到帶大咖藝人的一點感覺: 那跟早期是一模一樣啊! 不過和那時候不一樣的是,現(xiàn)在找上門來的資源依舊是標準高,而之所以又多了起來...而是因為,現(xiàn)在找上門來的還有很多以前較少出現(xiàn)的,還在組建時期的資源。 韓升之前都是正常項目開始走流程的時候,選進去的。 現(xiàn)在么,組建項目的時候就考慮他了。 甚至點名要他。 “好,那關于第一點的細化分析,最后我還想說的是:最近找上門來想找韓升的很多資源,都配置很高,國內一線甚至頂級導演,破億甚至數(shù)億投資,給的也基本上是一番二番。 但是大家不能因為這些就覺得可以放松關于這些電影電視劇本身的質量標準,希希,你說說這個事情...” 視頻那頭,蔣希希也就很快繼續(xù)點頭。 她開始匯報起來:“確實,現(xiàn)在的電影電視劇畫餅的屬實不少,也有很多甚至是借著韓升的名氣來繼續(xù)推進這個項目...balabala...但韓升現(xiàn)在需要的,是能夠確切落實的資源,來延續(xù)他的路線?!? 這話說的沒毛病。 吹牛吹得震天響,但只有吃到嘴里的才靠譜,遠在天邊的東西隨著時間變數(shù)太多。 領導也就道:“是這個道理,說起來,韓升現(xiàn)在拍的這個《流浪地球》什么時候能夠上?” 蔣希希道: “最早明年國慶,晚點的話就19年春節(jié)檔。” 領導有些皺眉:“那還是稍稍有點晚了?!? 從現(xiàn)在到下部電影上映,最少一年的空白期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但這也是山海世紀自己作的,前幾個月都因為想搞個“一哥之爭”的事情,冷落了韓升,導致他現(xiàn)在沒有影視存貨。 好在山海世紀,畢竟是山海世紀。 領導大筆一揮:“行吧,我知道了,那給韓升的那部S級電視劇我們會盡快籌備,年底之前就開始拍攝?!? 這部S級電視劇可謂誠意十足,是韓升看了,就立馬二話不說簽下來的那種。 而電視劇制作周期也比較短。 這樣,韓升明年上半年應該就又有作品上線。 “那第一部分就說到這了,第二部分的情況,我還不是特別了解?!? 電影講完了,公司本身也就是做這個的,自然從下到上匯總來的東西可以算是面面俱到,也就順理結束。畢竟無論是要做《戰(zhàn)狼2》總結,還是《流浪地球》殺青,亦或是下部戲開拍... 都還要等上些時日,目前還是關注《明日之子》這邊。 領導便開口繼續(xù)道:“講講這個吧。” “好的,事情是這樣的...” 蔣希希于是就開始把事情大概講解了一遍,然而等她回到屋子里,才知道在自己躲避騷擾去開會的同時... 韓升這邊,也被人找上了門。 沒辦法,他也有推脫不了的關系找上門來,要采訪他,還是關于《明日之子》的事情。 直播采訪的那種。 而且毫無疑問的,這種拐彎抹角找上門來的關系戶,肯定也是花了大的代價,問的問題自然也是比較激進一些。 更何況,還不是關于韓升,而是關于毛不易的時候... 就更犀利了。 ... “有人說毛不意的《消愁》,僅僅只是徒有其表的歌曲,歌詞理解起來還是很蒼白。你作為導師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講,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評價,你覺得這樣的嗎?” 三個小時后,持續(xù)二十分鐘的采訪一路到最后,記者預料之中的開問了個稿件外的問題。 并且,似乎是為了保證答案沒有那些客氣話,連著加了幾個修飾。 專業(yè)角度,不帶個人感情色彩。 韓升有些好笑,只是開口道:“我覺得不是。” “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