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煒看了他一眼:“我們這些皇族子弟,吃喝不愁,多余的財富拿去資助學究搞科研,有什么錯處?父皇還喜歡砸錢造船呢,最近又花心思去搞電磁學和光學!我這也是向他老人家學習!” “另外,說句實在話,為何我漢人現在能比世上其他人種尊貴富有?饒是一普通漢人都能有來自倭國的女婢服飾著,還用著來自印度的香料,戴著來自非洲的寶石?皆因為我大明科技在世界上最強!” “不重視科技,我大明之霸主地位就無法維持住。” “也是!” 朱慈灼點了點頭。 “你買好倭奴后,我和你一同回去,朝廷要我匯報關于在外番通過奪取鐵路筑造權和經營權,開辟新市場與新利益渠道的經驗!想必,朝廷以后有意要在海外加大鐵路筑造權奪取的力度,然后進一步控制這些國家。” 朱慈煒說道。 “好!” 朱慈灼回了一句后,就笑道:“也就皇兄你能想到用這法子控制他國!” “目前看來,將倭國的鐵路筑造權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確能使我大明在倭國的利益最大化,現在大明的商品已經靠著鐵路線進一步控制了倭國的商品市場,鐵路經過的地方皆是我大明商品傾銷之地,也是我大明新的礦產開采地,且源源不斷地有倭人也通過這條鐵路線來到長崎,并通過長崎去我大明其他地方做苦力!” “倭國統治者也很受用,鎮壓叛亂可以更便利,也漸漸習慣了用這種交通方式,與我大明一起讓鐵路所在區域的倭人為我們創造財富。” 朱慈煒說道。 朱慈灼點了點頭:“看來將來有必要造一條去羅剎國的鐵路,把那里的煤炭、鐵礦都運回來。” …… “武藤君,你看,那就是明國的鐵甲輪船,真的好大!沒有船帆,只有兩個大煙囪!” 已獲得去大明京師留學資格的多田榮站在長崎港的碼頭上,指著大明的一艘蒸汽郵輪,對其同鄉武藤正宗喊了起來。 武藤正宗則依舊很是淡定地回道:“那叫蒸汽輪船!具體怎么運轉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我大和帝國遲早會有這樣的船只的,你覺得呢?” 多田榮很鄭重地點了點頭:“嗯!” 因為大明只準許漢化倭人去大明留學,也就要求倭人必須穿漢服、說漢話才能去大明。 所以,武藤正宗和多田榮兩人現在都是穿著一身漢家儒袍,戴著儒冠,往大明的這艘官營郵輪走來。 “武藤君,我真的希望這次去明國能找到他們如此強大的答案!” 多田榮則在一邊走的途中,一邊對武藤正宗說了起來。 武藤正宗道:“希望吧!但可惜的是,明國只招收文史專業的留學生,不然,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們為什么能讓這鐵制的戰船航行起來,他們為什么能讓鐵制的機車在鐵軌上奔跑。” “是啊!這些還得靠我們自己。” 多田榮回道。 “說實話,一到長崎,我想到了老人們流傳的數十年前發生的長崎十日之事,而現在看見長崎這地方全是漢人服飾和只說漢話的居民,與漢字為唯一符號的商店,我是真的很痛心!” “還有這滿眼望去盡是明國戰艦的海域,與江戶一樣,我大和帝國的朱印船在這些明國巨艦的對比下就像是漁船一樣!還有,長崎,一個被明國統治的我大和故土,作為被殖民地,其富裕程度竟遠超江戶!柏油馬路四通八達,高樓磚房鱗次櫛比,一想到此,我就更加痛心,我大和怎么比明國落后到如此地步!” 武藤正宗滿臉不甘地說了起來。 “是啊,這到底是為什么?被殖民的長崎竟比我大和的江戶還好。” 多田榮也不理解地回了一句。 兩人說著的時候,雖然注意到了長崎島上漢人移民和漢化倭人的富足,但都忽視了正在碼頭衣衫襤褸且辛苦搬運貨物的普通倭奴。 “武藤君,到了,我們上去吧。” 不多時,兩人就到了上郵輪的地方,且多田榮還提醒了武藤正宗一句。 大明的這艘郵輪有五個等級的船艙。 最低的是第五等,就跟牢房一樣,只鋪了些稻草。 其次是第四等,為大通鋪。 第三等是雙人間。 第二等是單人間。 第一等則是套房,甚至是別苑。 第五等基本上堆放貨物或供普通倭奴待的地方。 因為經常有牙商會采買許多生活艱苦的倭奴去大明一些殖民區充作勞工使用,而這些基本上是被倭國本地商賈販賣出來的人,在牙商和船舶運輸商眼里自然和貨物也沒區別。 第四等則是以去大明留學的倭國留學生為主。 第三等則是持有大明若干時間居留權的漢化倭人。 第二等則是普通漢人。 第一等則是漢人中舍得花高價買船票的富貴者。 當然,不少倭人權貴其實是買得起第一等和第二等船艙的票的。 但第一等和第二等船艙的原則要求就是外夷與狗不得入內。 除非是有漢人中的權貴主動邀約一些漢化倭人中的朋友一起,否則,任何倭人都是沒有機會進入第一和第二等艙的。 此時,武藤正宗和多田榮進入的就是第四等艙。 兩人剛好被分在一個靠窗的位置。 “個人認為,我大和要想徹底崛起,就需要徹底摒棄本國文字,全盤漢化!” “胡說!如此我大和還是大和嗎?” “可事實證明,我們如果不全盤漢化,向明國徹底看齊,就無法擺脫落后!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漢字才能進行邏輯表達!你們看李氏朝鮮,人家現在就徹底摒棄了本國文字,全盤漢化,人家的漢城可比我們江戶繁榮得多!其國民也比我們富裕!我跟隨家父奉薩摩藩主之令去過!” 而在兩人來到四等艙時,就看見與他們同樣年輕有朝氣的倭國留學生在激情地辯論起來。 多田榮一想到從離開京都到與大明通商的江戶,以及到現在的長崎,一路上看到與大明有關的,使他震撼的一幕幕,也不由得問起了武藤正宗:“武藤君,你覺得我們真的有必要全盤漢化嗎?” “我不知道!我現在還沒有答案!” 武藤正宗苦笑著回了一句。 然后,武藤正宗問著旁邊一去過朝鮮的倭國留學生:“這位兄臺,請問,這船怎么還沒開始啟航,不是已經到時間了嗎?” “這你都不知道?” 這個名喚伊室的倭國留學生很驚訝地問了一句,然后說道:“這艘船有貴人要乘坐,所以得等貴人上船了,才可以啟航。” “貴人,哪位貴人?” 多田榮問道。 “皇長子和五皇子!” 伊室回道。 多田榮繼續問道:“明國的皇長子和五皇子?” 伊室聽后笑了起來:“真是好笑!不是天朝圣皇陛下的皇子,能尊貴到讓全船的人等著?倭國的皇嗣怎么可能有這樣的尊貴,就算在倭國,也是幕府的貴人要比他們尊貴些。” “可悲呀!我大和的皇室還沒自己的臣子尊貴,如此大和,焉能不落后?其根本就在于君權未正也!” 武藤正宗因此感嘆了起來。 “這里能看到明國的皇長子和五皇子嗎?” 多田榮又問了起來。 “看不到,他們有專門的登船梯,估計只能看到他們的衛兵。” 伊室回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