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次戰斗結束,張偉的武安師也需要休養生息,原本駐扎宜昌的武安師被調往了幕阜山修整,也是老地方,隨后開始了整訓,這次戰斗,武安師傷亡了近一半的兄弟,好在常凱申給武安師的補給非常迅速,優質的兵員也很快的送了過來。 而且系統獎勵的卡車燃油和75毫米炮也作為武安師的裝備隨時補充了上來,36門的炮,張偉其實已經十分心滿意足了,最起碼面對聯隊級別的日寇進攻,張偉在炮火上面比日軍要強橫了許多。 這個時候近41年的日軍,也算是已經快要到了強弩之末。 編制再一次縮減不說,而且裝備配給也比之前差上了好多,常凱申下令讓張偉對軍隊編制的改革出一份詳細的計劃。 原本的軍,一般是下轄兩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標準團,一個通訊連,一個警衛連,一個師部。 現在改成了一個步兵軍,下轄三個標準步兵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火炮支援營,一個警衛連,一個通訊連,一個工兵連,一個偵察連和一個師部。 也就是說,原本一萬六千人左右的軍,改革之后擴充到了兩萬兩千人左右; 同時更改一些雜牌番號,什么警備團,什么保安團,之類的,嚴格配給裝備,限制人員編制,地方警備團之編制為三千人,三個步兵連,一個偵察連。至于電臺之類需要使用到的通訊連,現在中國軍隊還不夠這個資格。 像要作為進攻矛頭使用,或者防守支點使用的精銳部隊,則是需要參考張偉給予的簡易武安師編制,一個標準師下轄四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連,一個人機械化偵察連或者摩托化偵察連,一個通訊連,一個警衛連。 其中至少要配備75毫米炮24門以上,團營級迫擊炮24門以上,連級小口徑支援火炮要配屬50門及以上,連一級輕機槍也要配屬至少四挺。 這是張偉認為目前最適合中國軍隊的編制了,因為蘇聯大力援助的緣故,這個時候的中國軍隊接受了不少的卡車,火炮和武器,彈藥,完全有能力按照張偉所說的去整編這些軍隊。 但是整編的阻力之類的東西,就不是張偉能夠考慮的事情了,戰區里面一般都是使用的集團軍編制,一個集團軍有的下面有兩個軍,有的下面有三個軍,編制也不統一,服裝也不統一。 這就會給中國軍隊產生一聲,哦,他不是和我們一伙的感覺,但是真要統一編制的話,會給此時中國的輕工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沒有那么的腐敗問題,以當時西南的輕工業能力,完全能夠攻擊的起一百萬軍隊所需的后勤補給,但是這其中又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損耗,漢奸的襲擊,日寇的轟炸,這樣下來一年能夠制作約莫六十萬套的新軍裝,和十萬套的服。 和張偉想象中的產能相差甚遠,不過好在現在的蘇聯開始接受了美國的租借法案,美國這個沉睡的巨人正在緩慢的蘇醒,已經開始插手亞洲,對中國也要開始提供援助,并且已經派人前往之重慶準備洽談。 雙方的接洽十分的愉快,但是其中的勾當張偉就不太清楚了,日本對于美國的這種行為表示了強烈的譴責和抗議,但是美國并未在意,對于美國的立場來看,他只是做生意罷了,畢竟日本現在還買著美國的物資,雖然數量變少了,想來日寇的海軍已經要準備起那個令人難以忘卻的作戰計劃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