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新歷三年到新歷七年那個時間段,莫澤的天賦稱得上時代之子,同時覺醒意識靈魂側(cè)、體魄血肉側(cè)雙異能,十年前他接任成為第三任校長之時,當時B+級,也即五品上境的實力也在炎夏最頂尖之列。 經(jīng)過十年苦修,他終于突破自身瓶頸,修為從五品上境達到了四品下境層次。 可惜,這十年他雖一日不輟,身為六一學院的校長,能隨時享受修行體系最前沿的成果,他依然不可避免的被越來越多后浪超越。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他現(xiàn)在的實力別說炎夏頂尖,只六一學院,就有不下三十位教官的修為比他更高。 而隨著時間流逝,超越他的教官必然越來越多,甚至很可能以后六一學院的學生修為都會比他高。 莫澤現(xiàn)在才四十多歲,哪怕他修為再無寸進,活到自然壽終至少得六七十年后。 作為始終引領整個炎夏修行體系的排頭兵,真到那時,別說精英教官,一個尋常校職工的修為都比他強了吧。 所以,實際的情況,已不允許他這第三任校長如前兩任那般一直坐到身死之日。 趁著六一學院遷移新址,為六一學院插上一雙騰飛的翅膀,然后主動辭職,對他來說,這反而是急流勇退的明智之舉吧。 心中轉(zhuǎn)過這些念頭,姜不苦沒再深究這個話題,而是問道:“那你以后是怎么安排的?你擔任六一學院的校長十年,現(xiàn)在才四十四歲,年富力強,若就此進入退休狀態(tài),或者經(jīng)營個人或家庭的瑣碎事務,那就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莫澤很為姜不苦能說出如此交心的言語而高興,道:“這個問題我和上面有過很多交流,既然我的修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拿得出手,也基本到了個人成長的上限,以后我就會更徹底的轉(zhuǎn)入行政文職這一塊。” 對于將來的打算,他跟姜不苦交流了許多,一個多小時候,他才辭別離開。 而因為他談吐中透露的消息,姜不苦心緒也頗不平靜,又在典藏閣中小坐了一會兒,他起身回了小院。 泡了杯茶,靠在躺椅上,眼睛半瞑半睜,推演著未來大勢發(fā)展。 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是無法擺脫時代大勢的。 莫澤只是談及了他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但話語中,卻透露出炎夏決策層對未來的布局思考。 星球每年都在變大,在遠距離交流上,陸上交通已經(jīng)徹底斷絕,唯一能撐場面的就是飛艇,炎夏雖然有著全球最龐大的飛艇隊伍,但每兩年一次的、現(xiàn)已經(jīng)超過十億規(guī)模的大遷移就已將其潛力榨干,幾乎一刻不得閑,除了運人,還有轉(zhuǎn)運海量的物資。 而且,隨著星球表面積持續(xù)增大,新城前線距離炎夏后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動輒數(shù)萬公里,往返一次的成本越來越高,哪怕每年有成群結隊的新飛艇隊伍加入,也全都會填進這無底天坑之中。 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要將飛艇用作民間城市之間往返交通工具,是不現(xiàn)實的。 城市之間的交流必將越來越困難。 而從通訊來說,電報機雖還沒徹底廢掉,但損毀率已經(jīng)到了發(fā)一個字就要炸一臺機器的程度,別說民間用不起電報,官方除非重大事件,也輕易不再使用電報發(fā)信。 而另一方面,炎夏疆域每兩年就會激增一次,人口也在以指數(shù)級增長,本土疆域超過七億平方公里,人口超過百億。 若算上同為眼下陣營,現(xiàn)在已基本完成文化同化的周邊諸國,海外的古洋洲、源大陸,人口規(guī)模和疆域面積更是大到超過普通人想象。 哪怕炎夏有著獨一無二的,調(diào)動海量人員和物資的經(jīng)驗,也依然越來越有力不從心之感。 早在很多年前,帝都都只負責宏觀大方向的把控決策,具體的執(zhí)行則不斷下放,還組成了數(shù)十支在飛艇上辦公的巡回政府,每個飛艇隊伍駐扎一支大而全的決策中樞,制定好路線,在每個城市之間往復移動,以此牢牢掌控每個聚居城市,將整個陣營的力量始終擰成一股。 這種大勢的改變,六一學院也不能幸免的受到了濺射傷害。 無論是每屆去各地招收學員,還是學員從自家城市到學院之間來回,浪費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求學四年,在路上往返的時間就超過半年,而且,未來這種難度還會持續(xù)增大。 炎夏官方給出的解決辦法是,一,增設副腦,帝都作為整個炎夏陣營的絕對中樞,這當然不能動搖,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在距離帝都過遠的區(qū)域,設立副都,比如源大陸、古洋洲、本土東南西北四方,這些副都在實際事務的決策中擁有如同帝都一般無二的權力,只需要將最終決策告知帝都即可。 這是古人早就運用嫻熟的故智,因為疆域的廣袤和溝通的不便利,長期設有南北二都,一主一副,共理國務。 如此,帝都就可從具體繁雜的事務中擺脫出來,只需牢牢掌控各處副都的局面,始終做好炎夏意識形態(tài)的防守和輸出即可。 這是自上而下的重大改變。 與之配套的,則是自下而上的調(diào)整。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信息時代早已成為遙遠的往事,還能清楚記得天變之前往事的,都已是四五十歲中老年,甚至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社會的中堅,因為持續(xù)數(shù)十年生育政策,年輕人,新生代的比例非??鋸?,經(jīng)歷過信息時代的人的比例非常低,被稀釋得很難發(fā)現(xiàn)同類。 對這些新生代而言,他們這一生中能見到的整個天地就是那一座城,所思所見超不出這范圍,所有的愛恨糾葛也盡在一城之內(nèi)。 他們或許能從書中看到城外更廣闊的世界,但若修行不成,又不是智商爆表的妖孽,終此一生都是傳說,和他們并不任何關聯(liá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