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無人接收-《從全球穿越開始》
第(3/3)頁
一群周邊村寨,十里八鄉的老人們聚在大殿之中,每人都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
閉目靜坐,心靈沉靜。
仿佛已經睡著。
但李瀟瀟知道,沒有一人睡著,反而心靈格外的清醒,空靈。
在主殿講經壇上,盤膝坐著一位老僧,應該就是知客僧口中所說的“大法師”。
他穿著黃色僧衣,披著赤色金線的袈裟,面容安詳沉靜,腦袋锃光瓦亮,仿佛會反光。
此刻,他也沒有說話,與大殿中所有盤膝坐在蒲團上的老者一樣,微閉雙目。
大殿之中,一片安寧祥和。
只有一個聲音。
那就是老和尚手中輕輕敲響的木魚聲。
他敲的木魚有種很奇特的韻律,不僅沒有讓空間顯得吵鬧,變成雜音,反而讓這一片空間變得更加安寧。
每敲一下,仿佛所有人心中的塵埃泥垢就會被一泓清水沖刷掉一些,干凈一些,清爽一些。
早在上平臺之前,李瀟瀟和知客僧就已經閉嘴,此刻,全都安靜的站在門外,沒有發生打擾殿內的修行。
李瀟瀟也好奇的打量著整個大殿。
大殿非常巨大,也很高。
但殿中卻很空曠,沒有供奉一尊佛像。
在她讀過的文史典籍中,佛家的神祇可是非常多的,嗯,他們不稱神,而是各種佛,菩薩,羅漢,真要排下來,別說這樣一個大殿,就是百個這樣的大殿都不可能裝得下。
而再回想這一路上山行來,沿途也沒見到一尊佛陀菩薩羅漢的塑像,這同樣和她所讀文史典籍中的記錄不同。
唯一的兩個標志就是,一個佛字,各種字體,各種大小,各種形狀的佛字,還有一個就是禪字,出現的頻率和佛字相當。
反倒是這個大殿之中,空蕩蕩沒一件標志性陳列。
好像真就是給大家集會聽經的場所,并沒有讓他們膜拜禱告的對象。
而因為李瀟瀟的修為和她本身的特別之處,她還能看到知客僧所不能見的一幕奇麗景象。
之間那些心思陷入空靈沉靜的老人們,有一點點仿佛煙氣一般的存在從他們頭頂緩緩飄散而出,無所憑依,又似沒有一個具體的去處,只能緩緩消散于虛空之中。
那煙氣似實還虛,比煙氣還縹緲,真要努力去看,卻發現什么也看不到。
感受著那煙氣的性質,和后人們祭祀禱祝亡者先輩的香火之氣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她想到在炎夏之外還有三真神陣營,他們的一切力量來源皆來自于眾生的念力信仰。
再想到寺廟的功能,其實和那些三真神的教會神廟是一樣的。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不同在于,炎夏的寺廟中,那些佛陀菩薩羅漢的塑像全部撤走了,除了場所本身,只剩下一個“佛”和一個“禪”字,那些信仰之力想要找個具體的接收對象都找不到。
在空中徘徊許久,最終因無人接收而只能消散于虛空。
可是,真的消散了嗎?
李瀟瀟心中緩緩搖了搖頭。
任何一種存在,一種力量,一旦產生,就不會輕易消失,它可能會變幻成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形象,甚至從人們的視線感知中消失,但卻不會忽然變成“沒有”。
譬如一個活人,他忽然死掉了,靈魂會變成鬼,身體會變成尸體,鬼死了,其組成部分會變成陰冥世界的一部分,尸體燒掉也會變成灰,蒸騰的水。
在這個世界上,徹底的湮滅不是不存在,可它和無中生有一樣,都是無上上的偉力。
所以,李瀟瀟判斷,這些找不到“投送”對象的信仰之力應該是潛匿在了這片虛空的深處。
忽然,李瀟瀟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悸動。
因為她想起了剛才知客僧活學活用的一段領導講話,她的視角不由得隨著那段話語無限拔高,從這個雞公山寺抽離了上去。
她似乎看到了整個黑潭府,整個州城,整個副都,繼而是整個炎夏陸疆。
占了全球陸地面積八成的炎夏陸疆,有多少山村鄉鎮呢?
即便撇開那些大城人口,單是山村鄉鎮的人口數量,也絕對比三真神陣營人口總加起來還要多吧?
即便這些寺廟似乎礙于某種限制,并沒有太積極的發展信眾,都是等人自己上門,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老人。
即便如此,單獨與某個真神陣營相比,信眾數量也不會少于三真神的全民信眾數量吧。
也就是說,這么多年,找不到“投送”對象的信仰之力到底在炎夏境內沉淀了多少呢?
若是愿意,炎夏豈不是可以瞬間造就一位堪比三真神,甚至猶有過之的佛陀出來?
咚、咚、咚——
不知過了多久,李瀟瀟的思緒被有節奏的木魚聲又拉了回來。
追書神器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