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柯鎮惡一行本是六月份離開的七俠山,半路轉道洪澤,等赴了重陽之約,又耽擱了近兩個月,等再次回山時,已經小半年過去了。 去的時候,滿山青翠,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一片素白了。 陸乘風也是久居江南,頓時被山上的霧凇奇景吸引,贊道:“素腰玉女試銀妝,瑞樹開花冷不香。這就是霧凇么?果然冷艷絕倫!” 馮蘅道:“這山原本叫雞公山,一年四季,風景各不相同,陸莊主多住些日子,便能看到了。” 陸乘風笑道:“這下我可是有眼福了!” 正說話間,便看到一隊十歲左右的孩童,兩人并排,排著整齊的隊列,口中喊著“一二一”從山道上小跑下來。 陸乘風笑問道:“這便是七俠派新收的弟子么?” 柯鎮惡點頭道:“都是些不成器的,讓陸莊主見笑了!” 陸乘風道:“聽這口號,整齊洪亮,精氣神充足,很有活力,七俠派人丁興旺,可喜可賀才是!” 柯鎮惡道:“這些不過是外門弟子,想要入內門,還得熬上幾年才成。”接著便將七俠派的收徒和教育模式大致向陸乘風解說起來。 邀請陸乘風過來,一方面是為了緩和與桃花島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他補充完善數學和科學課程,如果能順帶利用它機關陣法上的造詣,給七俠山設計出一套護山大陣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陸乘風聽說了七俠派的教育思路,笑道:“柯大俠果然別出機杼,旁的門派收徒看得無非是資質,除了教武功之外,最多還交一些江湖規矩,而七俠派竟是有教無類,不但教功夫,還教識文斷字、數算以及琴棋書畫,便是大宋那些又名的書院也不過如此了吧!” 柯鎮惡道:“識文斷字,不過是啟蒙而已,總不能七俠派出去的弟子,連字都不認識吧,至于琴棋書畫,不過是陶冶情操之用,畢竟山上的生活還是挺枯燥的。” 陸乘風道:“那數算之道,以及科學呢?” 柯鎮惡道:“其實我最重視的便是這兩門。大宋讀書人將工匠之術當作旁門左道,卻不知這些才是提高生產力,讓百姓富足的根本所在!” 陸乘風第一次聽到“生產力”這個說法,不由好奇道:“生產力莫不是指農人種地產出的谷物多寡?” 柯鎮惡點了點頭,道:“是,但也不全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