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皮猴子楊過的事情暫且不提。 柯蘢兒陪著柯崇風很快便回到山頂。 見到柯鎮惡,柯崇風便把大哥的信交給了他??骆倫航舆^,遞給馮蘅去看,他則罕見了夸了兒子一句:“這次干得不錯!” 難得聽到父親夸獎,柯崇風心中歡喜。 父子二人談了一些朝中大臣暗地里慫恿柯崇風封侯的事情,這時馮蘅已經將信看完,問道:“你的大兒子倒是想了個折中的法子,也不知有沒有用,過來征求你的意見呢!” 柯鎮惡在馮蘅讀信的時候已經看過信中內容,聞言道:“借兵殖民,這法子倒是可以。” 柯崇云的辦法是,國內不可裂土封侯,但有心封王封侯的文臣武將們也不必碌碌一生。 朝廷可以按照其功勞大小,借兵給他們,他們率兵攻伐域外領土,占領的土地便是他們的封地。 他們便是封地里的諸侯王。 所占領的土地前十年需要歸還朝廷的借兵花費,之后每年便按照屬國的規矩,年年納貢便可。 大抵便是如此,至于如何防止對方尾大不掉,倒攻中原,其中細節自然還需要斟酌。 柯鎮惡覺得也沒有更好的建議,只是取過一份世界地圖,圈出記憶中的形狀,想了想,又把朝鮮半島,臺島、占城國、新馬泰圈了進去,對兒子道:“你回去對老大說,國內的版圖便以此為準,其他地方隨便他去封!” “好嘞!”柯崇風笑嘻嘻的收起地圖。 柯鎮惡見狀叮囑道:“借兵也好,移民也好,將士百姓都需要善待,對當地土著也是,莫要橫征暴斂無端殺戮!” “放心吧,爹,大哥的性子你還不知道么?有分寸的!” “我說的是你大哥么?” 柯崇風嘿笑兩聲,道:“我當年那不是年紀小,不懂事么?” 馮蘅笑著轉移話題,道:“你現在很大么?怎么也不見給我們領個兒媳婦回來?” 柯崇風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瞥見一旁輕笑的柯蘢兒,便道:“怎么說我,你看姐姐和小妹不也還沒有成親么?” 馮蘅道:“蓉兒的情況特殊,咱們也管不了她,至于蘢兒,她今年也才十八,況且我已經與你二嬸說好了,等元乾回來,便給他們定親,你呢?” “倒是便宜元乾那小子了!” 馮蘅道:“我在說你呢?” 柯崇風忽然正色,道:“國家大事要緊,我得趕緊給大哥送地圖……” 一邊說著一邊逃離了家門! 夫妻二人看著兒子的背影,不由嘆了口氣。 柯崇風在七俠山只呆了幾個時辰,便就離開,一路仍舊游山玩水,半月后才返回開封。 柯崇云得到柯鎮惡的同意,便開始謀劃起來。 他首先封賞了此次立功的眾將士。 因為這幾年,華國版圖擴張很快,所以經行政院規劃后,對國內行省進行了重新劃分。 新增了漠北蒙古自治省、青海羌胡自治省,烏斯藏自治省,以及西遼回鶻自治省,東遼女真自治省,加上原本的彩云大理自治省,共計六個自治省,中原江南各省劃分與后世大致相似,自不必多說。 這一調整便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朝中文臣武將請求封爵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柯崇云便拿出柯鎮惡當年勾勒的版圖,略作調整之后,對軍機處眾將士宣布,地圖上暫未納入版圖是大家接下來需要拿下的地方,等這些地域歸入華夏,眾將皆可以軍功獲取封爵,再之后打下的土地都將是將士們的封地,決不食言。 君無戲言。 眾將聽到許諾,紛紛鼓足了干勁。 只是柯崇云所說要提前拿下的版圖,都需要依靠海軍戰艦的協助,其中最大的對手便是渡海而出的南宋貴族。 趙宋天子雖被逐出了中華大地,但他們在海外諸島仍然把持著海上貿易的命脈。 海軍的建設,戰船的打造,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從前柯崇云對此毫無辦法,但這道旨意下達之后,國內新興的貴族們便開始行動起來。 五年后,華國渤海艦隊出兵半島,將半島納入版圖。 東海艦隊拿下臺島及周邊島嶼,并入福建行省,接著沿大陸抵達中南半島,與此同時,南希仁從彩云出兵南下,水陸并進,直接將占城國納入版圖,再往南,爪洼國諸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柯鎮惡畫得圈子還是太想當然。 所以柯崇云在制定計劃得時候,只把第一目標定在俘獲趙宋皇帝上面。 其次是控制通往西域海路的馬六甲海峽沿線島嶼和土地。 這期間,黃河的治理也到了關鍵時期,沿岸居住的百姓被大量遷徙到東遼、占城國、臺島、馬六甲海峽諸島。 通往西域行道被打通,海上貿易得以大發展,不過五年,最早移民的百姓大多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財富,返回中原后,又吸引了大量百姓向外遷徙。 華國海外殖民的道路至此展開。 柯崇云也履行承諾。 渤海艦隊占領半島后,又陸續攻下了倭國不少島嶼,柯崇云便直接將那些島嶼分封給了參與作戰的將軍們。 同樣的,南海諸島,除了柯崇云劃定的那些,其余也都分封了出去。 而相比于海上,陸地上的分封就顯得更加大氣。 柯崇風打著解救西域各國,推翻蒙古人殘暴統治的幌子,領兵十數萬,直接打穿了西域。 柯崇風謹記著父親的吩咐,在波斯一帶建立了新華王國,被柯崇云封為新華親王,世襲罔替。新華建國后,柯崇風派遣工匠,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勘探到了石油。 這個時候石油開采出來之后還只能直接燃燒,在戰場上十分霸道。 柯崇風以此將術赤的其他幾個兒子打得只能找得著北。 蒙古人屬于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文化傳承,所以他們的統治都是以暴力征服,奴役為主,而時間久了之后,統治者反而會被被統治者所同化,漸漸失去自我的傳承。 而華國的殖民過程則不同,因為華國的文化傳承十分強大,配合移民政策,和強大的武力支撐,凡是被殖民的地方,若沒有在短時間內被推翻,則三代之后,皆華夏之。 開元三九五五年,經過近三十年治理,黃河中下游的水利建設逐漸步入正軌,上游通過退耕還林,人口遷出等手段,收獲也十分顯著。 從此黃河的治理主要工作便宣告完成,后世子孫只需依成法而行,可保中原大地千年風調雨順。 黃藥師臨終前曾放下豪言,大河復清之日,必在百年之內。 隨著黃河主體工程完工,百萬修河工匠陸續分派到四大建設兵團,開始修建連通五京的直道。 而華國第一條鐵路也從正式通車。 雖然只是從開封到鄭州不過百里的距離,但百姓看到那一輛無馬拉動,卻能呼嘯著自動行駛的長龍,無不從心里發起歡呼。 修河修路,鞏固國內民生,移民擴張則是不斷吸收海外財富,反哺國內。 華國的騰飛已經步入了快車道。 開元三九六一年,六十歲的柯崇云傳位給兒子,攜李莫愁回歸七俠山,過起了退休皇帝的生活。 至此,皇帝在位不得超過四十年,便成為了皇家慣例。 柯崇云退伍的第二年,南希仁在七俠山去世,兩個月后,沐夏韻也跟著去世。 二人雖不是夫妻,但自相識后卻常伴左右,彼此相知相伴,可稱道侶,算是一段傳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