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董銘何時到京?”朱怡成問。 “他是上月從昆明啟程的,云南至京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由云南北上入川,至重慶后坐船沿江南下,到南京后再北上南通州換火車,算下來恐怕要正月底才是到京師。”蔣瑾想了下回道。 朱怡成點點頭,董銘這幾年在云南任左布政使,云南在他的治理下著實不錯,無論是地方民政還是針對少數民族的改土歸流政策,董銘可以說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董銘不僅是一個清官,更是一個能臣,年后軍機處人員替換,董銘就是其中之一。 這次他回京后就將直入軍機,成為新的軍機大臣并兼任刑部尚書。除去董銘外,首席軍機大臣的人選也已經定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現軍機大臣曾逸書。 曾逸書的軍機大臣職務是后補的,所以他的任期還有一任,雖然曾逸書在現軍機處的排名不算高,但蔣瑾、莊巖等人去職后,曾逸書就成了軍機處剩余的軍機大臣中的老資格,何況曾逸書此人極有能力,做事認真負責,對于政務手段老練,無論從那方面來講都是接替蔣瑾的合適人選。 此外岳鐘琪也將卸任西北軍最高指揮官的職務,轉任總參謀部主官,從而替代莊巖接替軍機大臣一職。 從這點來講,朱怡成對于軍機處的安排還是很妥當的,既有之前未到期留任的軍機大臣,同樣也有新入的軍機大臣,以老帶新以確保軍機處的平穩過度,并保證朝廷施政的持續性。 “請皇爺放心,軍機處交接事務臣已經在著手了,必然不會耽誤國事,況且董銘一向忠于國事,此次入軍機也是眾望所歸。”似乎是看出了朱怡成所想,蔣瑾開口安慰道。 朱怡成笑笑,擺擺手道:“朕有什么不放心的,爾等都是國之重臣,有你們在朕放心的很。” 說道這,朱怡成嘆了口氣,又有些惆悵道:“只是朕有些感慨,這時間過的實在是太快,一晃就那么多年過去,當年朕設立軍機處時仿佛就在眼前,可如今就連蔣卿的任期都到了……。” 不知道為什么,這些日子朱怡成總是有些懷念之前的往事,也許是年齡大了的緣故吧。 當年來到這個世界,朱怡成才是不滿十八歲的青年,可現在已是年過中旬了。二十多年的光陰似箭,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又感慨萬千。 同蔣瑾又說了會兒話,朱怡成這才結束了這次談話,時間已經不早了,明天就是大朝會的日子,這是每年中最重要的一日,同樣也是大明新年的開始。 蔣瑾走后,朱怡成起身,他沒有和往常一樣繼續處理政務,而是走到了偏殿門口隨手推開了殿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