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故事與事故只一念之差-《神詭大明》
第(2/3)頁
哦,我自己也是官方啊,但我管不了這么大的事情啊。
“姬大人真相信這朝鮮官的胡言亂語?”
“可不是胡言亂語,這眼睛,叫陽神洞視....”
姬象隨便的解釋了一下,神宮監大太監也就半信半疑起來,打量柳夢寅,心說大明這里這么多能人,那老頭要是真有什么本事,怎么不找官方的天將,非要找這個朝鮮官帶話?
“你大半夜跑出去,就是為了看陰司傳鈴?你還喜歡寫故事?這下你自己成了故事!”
神宮監掌印太監沒好氣的訓斥柳夢寅,而姬象則是做個小總結:沒出問題是故事,出了問題就是事故了。
于是讓他們趕快回去稟告吧。
至于姬象自己,必須留在這里,多訂購一些符紙,既然知道現在可能有大事發生,那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至于此事和東岳廟的異常,有沒有關系,這還不好說。但看看時間,長椿寺的那位大和尚,應該已經去東岳廟里走了一圈了。
神宮監掌印太監讓幾個小宦官留下,幫姬象搬運貨物,又給了姬象出入皇城的令牌,同時指路,表示前面不遠的胡同里就是漢經廠的位置。
但剛剛來到這里,姬象身上就響起鈴聲。
正陽鈴微微作響,金剛鈴只是晃了一下,說明此地陰氣略重,不宜久居。
“此地有陰氣,明明是印刷經文典籍的地方,怎么會這樣?”
神宮監太監為姬象解釋,指著胡同盡頭的街口:
“從這個胡同向外走不遠,分為兩個地方,鳴玉坊住的是匠戶窮戶,而一街之隔的阜財坊,則是斬首行刑之地,又稱西市,英宗皇帝時的于謙大人,曾經就被殺死在那里。”
“漢經廠中,院子里面有個掌廠太監....這里也是屬于司禮監的產業。”
姬象看著胡同盡頭,想到剛剛那幾個孩子,那個哪吒頭的娃娃,家就是住在鳴玉坊的,父親是個窮苦匠戶。
這個年代的順天府,東城居富豪,西城住窮人。
雖然之前的市井貿易非常繁榮,但是依舊有許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人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也是為什么老百姓們會相信黃天教的原因之一,信仰能減輕痛苦,精神寄托一直是麻痹現實的良藥,而且它還不苦。
神宮監掌印太監帶走柳夢寅,后者雖然表示,這個時候應該跟在姬象身邊更為安全一點,亦或是讓姬象跟著他們才是.....
“他脖子上沒有鎖鏈!我們回去,萬一遇到兇事怎么辦?”
“這光天化日,眾神巡游,哪里會有兇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