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感應-《神詭大明》
第(2/3)頁
拔舌地獄最早面目是蒿里鬼國?
這些神位的形象逐漸模糊,在最古老的年代,泰山之君的形象本就是模糊的,但它卻代表著根源,在戰國的年代,至秦朝的時期,它名為“天齊神”,是天地之主宰!
于是,碧霞元君身外的形象,除去模糊的天齊神之外,又出現了一個。
掌管蒿里鬼國的地下之主,鬼伯。
“這...這是?神位產生了變化,但本來的形象未曾變遷,而是在原本的神位上多出了新的形象,這是....!”
碧霞元君吃驚不已!
自古以來,同樣的神靈或許有不同的形象,而如泰山一樣,從一個神靈,或者多個神靈不斷衍化出其他神靈的情況,也是相當常見,不僅僅是在上古,在民間,在朝廷廟宇,在各方宗教之中,都有同樣的情況。
“不像是回歸,像是追根溯源,將過去的神靈形象自遙遠歲月中接引回來了。”
姬象的眉心中,悲愿金剛也在觀察這一幕,這讓他震驚不已。
就如同悲愿金剛自身形象,是地藏王的化身,而自我意識則是地藏王菩薩的一道念頭,而相對于碧霞元君來說,碧霞元君這個身份,恐怕才是古代泰山神在當今時代的“化身”吧!
“祭祀的根源是什么?真的是世人的愿念嗎?后起的諸神莫非都是前代神靈的化身?我們以為自己是本體,實際上也不過是他人的分靈或念頭?”
“那諸神的起源又是什么,大浮黎土中的眾多天神神位,難道是諸神死后所化,并非是世人愿念集成?過去的神靈形象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沒有世人的祭祀,僅僅是一封漢武帝時的書信,就能將它們重新喚回?”
“那他們回來之后,究竟他們是化身,還是我們是化身?!”
悲愿金剛的心念起伏劇烈,他思考的東西,追溯到自我與分身的根源性問題上,并且如果諸神的起源并非是世人的愿念.....那自古以來的神靈體系都要被推翻。
因為這樣的話,說不定愿念不是世人造化諸神的手段。
而是諸神借助世人之力,給自己凝聚化身,以求突破到更高境界的手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