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標成功-《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1/3)頁

    盛庸還是驚訝的,不過在方世玉的述說下,最終還是領命,拉著素未謀面的鐵炫,拿著圣旨,準備調兵,調船,出海。

    鐵炫和盛庸剛剛離開,方世玉回身坐下,繼續處理著那些看不見盡頭的奏疏。

    正是這時,房門被人敲響。

    方世玉道:“進來!”

    木門打開,露出一道縫隙,方世玉還當是朱允熥,畢竟往常只有他會這樣做,卻是當方世玉轉頭望去時,朱允炆臉上帶著笑容走了進來。

    “祖師爺!祖師爺!”朱允炆的笑容極為燦爛,不似作假。

    “你來的正好,跟我說說,那里的比賽,好玩嗎?”方世玉一副羨慕的表情看著朱允炆道。

    按照規制,他們這個年齡,已經可以出京就藩了,不過因為他們是皇孫,就藩的事情,還是要等之后再決定。

    而朱元璋自從吸取了方世玉的《精兵是如何練成的》后,對于將藩王封到海外,也充滿了興趣,為此,朱元璋剩下的兒子都沒有封王爵,似平都在等著方世玉來做這件事情。

    而這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方世玉成了一眾皇子皇孫的香餑餑,所有人都希望方世玉能給自己劃一塊好地方。

    朱允炆笑著道:“祖師爺說笑了,馬賽比的就是誰的馬好,沒什么好觀賞的,不過我聽說,祖師爺最近處理政務,忙碌的分不開身。”

    “連馬賽都沒時間看,東宮都出不去了,這不感念祖師爺的愛護,來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幫一祖師爺的。”

    朱允炆說話非常的小心謹慎,似乎生怕那句話得罪了方世玉一樣。

    他們終究不是生在亂世,他出生的那個時候,大明已經統一南北。

    正在向川蜀,西北進軍,境內一片祥和。

    也或許是朱標太過于相信他那幾個弟弟了,從而讓他命喪黃泉。

    “一應朝政,都是關乎民生的,不得馬虎。不過我倒是真有事情,需要你幫忙。”實際上讓老朱頭這些皇子皇孫來干活,一直都是方世玉規劃之中的事情,只是皇權這種東西,實在是逃不過真香定律,方世玉害怕會有人沉溺其中,影響他海外封王的計劃。

    “祖師爺盡管吩咐便是,俺鞍前馬后,刀山火海,在所不辭!”朱允炆躬身作揖,躊躇滿志的說著。

    輕聲笑著,方世玉道:“如今已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了,再有兩個月,就是封妃大典了,這次大典,耗費了不少銀子,奢靡的很。”

    “而我的王妃還不知道是丑具俊,長得什么樣子,性情怎樣,我身份敏感,又不方便去后宮。你去一趟后宮,問問寧妃娘娘,我心里也好放心。”方世玉嘆點道。

    “祖師爺?就這個事?”朱允炆心中激動道。

    淺笑一聲,方世玉道:“那不然呢?還不是你爺爺非要給我找娘們,從頭到尾,都是寧妃娘娘做主,你爺爺拍板的。”

    “你爺爺的脾氣你也不是不知道,這個王妃,還是要先搞清楚,不然我可就要跳進火坑了。”方世玉嘆了口氣。

    這些妃子,除了朱紫怡,那是他自己爭取的,也知根知底見過的,其余人他是見都沒見過啊!

    “祖師爺,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這就去把她們的記錄全部給你拿過來。”朱允炆想都沒想,直接拍著胸脯保證到,隨后一頭沖了出去。

    朱允熥從暗處走了出來,邁步走向書房,也不敲門,直接走了進去,上前說道:“祖師爺,已經查清楚了,那個齊泰倒是沒有什么貪污的事情,十足的一個書呆子!”

    一整日叫器著什么圣人大義,我看他是把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倒是把治國安邦的策論給忘得一塌糊涂!

    朱允熥給了齊泰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

    大明朝的科舉制度,八股文取士,雖然眼下的明初八股文還沒有形成規制,但八股文只是要求你通讀四書五經,證明你是個讀書人。

    不代表你是個讀書人,但不代表你是個讀書人就可以當官。八股取士集合前代數百年的科舉制度而繁衍出的巔峰,通讀四書五經只是第一步,想要做官,哪怕是一縣父母官。在京試的時候,策論能取得優異成績,你才可以做官,而想要做高官,那就要在殿試上以策論的形勢,回答皇帝的題目。

    考進士?那可比考清華北大難得多了!

    “祖師爺,朱允炆那小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朱允熥笑著道。

    瞥了一眼,方世玉道:“現在不急。”

    歷史的迷霧擋在了方世玉的面前,但他也想遷都,應天在地域上或許達到了做首都的各項基本要求。

    但有一點,應天直接就應該被拍死在沙灘上。

    它太繁華了,繁華到可以消滅一個人的斗志,消滅一眾勛貴將領的斗志。

    這絕不是一件好事,

    朱允熥點了點頭,走出了書房。

    空蕩蕩的書房,只剩下了方世玉一個人奮疾書的批著山海一般的奏疏。

    乾清宮。

    朱元殖面色淡然看著眼前的一切,眼中綻放出一道光芒,旋即化作一聲嘆息無奈道:“老了。”

    “陛下正當壯年,不老。”

    跟在朱元璋身邊的小太監,小心翼翼的說著。

    朱元璋反倒不以為意,面容堅毅,輕聲嘆息著,他的白內障已經非常嚴重,能見物已經少了許多,身體也是大不如前了。

    緩緩起身,小大監連忙上前扶住了朱元道:“陛下要去哪里?”

    “去御花園轉一轉吧。”朱元璋哀嘆一聲似乎是同想起往前種種,二十郎當歲的時候,他自己的立足之地。

    三十歲的時候,他兵馬強壯,卻不是陳友諒的對手。

    三十五歲的時候,他打敗了陳友諒,滅了張士誠。

    四十歲的時候,他在紫金山登基稱帝,四十五歲的時候,大明已經完成了華夏大一統王朝的基本要求。

    五十歲的時候,大明的觸角伸出長城,沿六斯藏部司,吞并元貴,收復遼東。

    消滅一切對大明有威脅的敵人,整個神州大陸,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和大明抗衡。無論是西北方的東察合臺,還是北方的韃靼,瓦刺,亦或是遼東半島的朝鮮,東南的大越等。

    站在御花園,朱元璋似乎是憑借著感覺,找到了那塊士地,那是他用來種糧食的地。

    望了一眼小太監。

    小太監哪里知道朱元璋看不見,目睹陛下龍目,連忙低著頭道:“陛下吩咐!”

    “去把鎬頭拿來,開春了,該播種了。”

    朱元璋說了一句,立馬便有人去存放地尋找,只是片刻,一應家伙事堆在一起,朱元璋聽著乒乓聲響,笑了笑道:“去把土翻了,咱這里有種子,種下去看看今年的收成!”

    一眾太監們聞言,哪里敢有半點停留,麻利上前開始翻作業,忙碌了大半日,日薄西山之時。

    一道倩影出現在御花園,看見一眾太監在忙碌著,心中狐疑道:“公公,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給張美人請安。奴婢是奉陛下旨意,在這里種農作物。”一名領事的小太監,躬身作揖道。

    張美人微微點頭,正當她要轉身離開時,朱元璋開口道:“過來,讓咱瞧瞧!”

    夜色中,張美人只感覺心中一顫。目光愕然的回頭看了一眼,只見朱元璋正無所事事的坐在石凳上,目不轉睛的看著一眾太監們在忙碌著

    “娘娘,快去,快去啊。”跟在張美人身邊的宮娥,連忙推著張美人上前,她們這些人,都指著張美人活著呢。只是可惜,朱元璋去后宮的次數越來越少。

    整個后宮,還有機會見到朱元璋的,也只剩下了一代理皇后郭寧妃,其他人莫說留下子嗣,便是見到朱元璋都是一件難事。

    張美人命好,夜晚無聊來御花園溜達溜達,就碰見了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御花園的朱元璋。

    呆呆的張美人,不敢多說話,怯怯懦懦的走到朱元璋面前,神色惶恐,大氣不敢出。

    微微笑著,朱元璋伸手摸了摸張美人的臉,捏了捏鼻子,閉上眼睛道:“你住在那里啊?”

    “妾住在儲秀宮。”張美人神情慌亂的說著,進官三年,第一次見到朱元璋,甚至,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見到這個老皇帝了。

    “儲秀宮嘛?來人啊。”朱元璋對翻地的小太監們喊了聲,立馬便有人跑上來道:“陛下!”

    “去,告訴六局一司的各宣官市,今晚許她在養心殿侍寢。”

    朱元璋半瞎了之后,已經沒有了處理政務的能力,九成的政務,壓在了方世玉的身上,極少數的重要軍政,還要方世玉念給他聽,再做決斷。

    如此一來,朱元璋自然就閑了下來!

    酉時初,朱元璋要張美人侍寢的消息一傳出去,霆時間,整個后宮都跟著忙碌起來。

    朱元璋已經很久沒有臨幸后宮妃子了,宛如一場地震。

    木訥的張美人,被人帶去梳洗,沐浴,楚香,一套流程下來,躺在木制浴盆中,那緊跟著張美人腳步的宮娥,一臉笑容道:“娘娘,娘娘,娘娘。”

    “別亂叫,讓人聽到,治你個大不敬的罪。”

    她也沒想到,幸福會來的這么突然。

    那小宮娥卻不放棄,笑著道:“那怎么了,你今晚被陛下臨幸,不論有沒有產出,都不用再擠在儲秀宮了。”

    “還有啊,如果娘娘能在這個時候,給陛下誕下一子一若是龍子。娘娘就可以遷進三進院子,寵冠后宮啊。”

    “如果是個公主,后宮的人啊,都會給娘娘面子的。”

    “封妃,只是早晚的事情!”

    那小宮娥雖然年紀不大,跟著張美人一起進宮的,只不過張美人是主子,她是仆人。

    不過三年沒見過朱元璋一面,她的生活,那真的是一言難盡,一切都要靠自己。

    如果不是尚膳局會送飯,估計她們都會被遺忘,被餓死了。

    否極表來,老天開眼終于給了她們機會。

    張美人卻是一臉猶豫:“陛下年紀都那么大了,做我爺爺都夠了,他還能......”

    而如今張美人很害怕,若是真的有了一兒半女的,會不會被人挑唆,說這孩子不是老皇帝的。

    那樣的話,不單單她要倒霉,整個家族都會因為這捕風捉影的事情而殉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