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倒這么多年過去了,漢朝出了個董仲舒,讓漢武帝獨尊儒術,漢唐文化那么昌盛,也不見有人在談論過愛有差,愛無差。 以前認為愛有差,他本來就是有差別的,比如咱對標兒和其他皇子,都是有差別的。但這事情來教導蕓蕓眾生。 “愛有差的理念,誰還會把民族大義,國家危亡放在心上?嗯,標注上,愛無差等,兼愛,對!” 朱元璋做的很簡單。 他的理解就更簡單了。愛有差等,當官的如果執行愛有差等的理念,與親朋好,與百姓遠,只顧小家之利益,忘卻天下蕓蕓眾生的利益。 只管自己的錢袋子,掛著自己的性命,對其他人,動輒屠城,無愛,無護。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自然要用愛有差等來教育皇子皇孫,但站在蕓蕓眾生的角度,就不應該用愛有差等。 當官的,他只愛他的家人,只顧著家人的利益,不愛治下的百姓,不管百姓的利益,這就是儒門提倡的愛有差等? 這樣的愛有差等,真的適合治理地方嗎? 朱元璋自我發出了靈魂拷問。 “可是,愛有差等也沒有錯,你不愛自己的孩子,難道要去愛別人的孩子?要是真的這么干,這都特么什么的狗屁邏輯?!? 朱元璋直接把書扔了出去。 愛有差等是對的,愛無差等也是對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它們都沒有錯,讓人抓狂的理念,切實讓朱元璋瘋狂的很。 正是這個時候,方世玉進了屋子,目睹了朱元璋發飆的一幕,上前撿起了書籍,整理了一下,來到朱元璋面前道“陛下何故生這么大的氣?” “愛有差等,對吧?”朱元璋道。 點了點頭,方世玉道:“當然有差等,總不能我自己的孩子不疼,去疼別人的孩子,自己的親人不親,去親別人的親人吧!” “那愛無差等對嗎?”朱元璋繼續問道。 目光一凝,方世玉猶豫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道:“愛有差等無錯,愛無差等也無錯,兼愛,非攻。墨家的學說,你學了多少?” “我對百家學說,涉獵不多,但既然陛下要說,愛無差等,那我倒是可以解釋解釋!” 方世玉坦言道,他來到這里,就幾乎沒學過儒家那套治國理念,狗屁的皇帝士大夫共天下。 “說說看!”朱元璋道。 “兼愛,減少殺戮,避免屠城,就算是別人的子民,也有權力得到朝廷的呵護和保護,當然,前提是他們幫助朝廷,愿意接受朝廷的統治!” “如果深究的話,非要分出對錯,在百姓的家中,愛有差等是對的,但若是放在官場上,愛有差等就會滋生腐敗?!? “但我們又不能說愛有差等是錯的。因為人是有私心的?!? “我見識淺薄,圣賢的千年爭論,雖然后世談及的少了,卻也不是我能解答的?!狈绞烙衤柫寺柤纾Y束了這根本沒有止境的論答。 愛有差等,愛無差等,究竟那個是對,那個是錯? 方世玉說不清楚,朱元璋也越發迷糊,說不清楚,見方世玉不再言說,開口詢問道:“你來乾清宮,是前朝發生什么事了嗎?” “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就是今年的糧產出來了。”方世玉得到了糧產的消息,馬不停蹄的趕來了乾清宮。 他要把這個消息,告訴朱元璋,讓朱元璋也好好開心開心。 朱元璋笑了笑道:“朕都知道了,全境產糧十萬萬石,入庫兩萬萬數千石,這個成果,還是多虧了你帶回來的玉米,紅薯,馬鈴薯。說吧,想要什么賞賜?” 朱元璋隨口說了一句,剎那間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笑了笑道:“你也沒什么能要的了,說說吧,除了報喜,還有什么事情?” “陛下,寶鈔的事情,已經開始運作,洪武二十六年,又是個大豐收年,我有意,邀請各國使臣,齊聚應天,共襄盛舉?!? 方世玉坦言道。 “邀請各國使臣?你可知道,辦一場盛會,要花多少錢?”朱元璋直接出聲詢問道,他省吃儉用這么多年,幾乎就沒干過什么大盛會。 二十多年的為帝生涯,盛大宴會屈指可數。 而方世玉這一年還沒過去,就要讓番邦使臣在入應天,這不是白花錢嘛。 “陛下,我已經找人核算過了,按照以往的情況來推測,十余國的使臣進入京師,朝廷舉辦盛會,應該是要花三百萬左右?!? “但我有辦法,讓朝廷賺回來這筆錢。”方世玉坦言道,辦一場盛會,三百萬左右的支出,對于大明朝廷一年的稅收而言,確實不大。 但這事情在朱元璋看來,主要是沒必要辦。 然而,方世玉卻有不同的想法。 “賺回來?怎么賺,靠送堪合?”朱元璋瞥了一眼,上次的年節宴會,朱元璋倒是讓方世玉主持盛會了。 然后每個使臣都領了一堆堪合,在應天府采購無休。 方世玉笑道:“只靠著堪合,當然沒什么意思,這一次我準備在宴會上公開售賣朝廷的實物稅收?!? “就把收上來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在宴會上以高價賣給他們!”方世玉直言道。 微微轉頭,朱元璋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盯著方世玉道:“在宴會上賣?你什么意思?” 外界采購,他們用的金銀等物,都流入到民間去了,反倒不如朝廷一口氣全弄了,然后讓他們用帶來的貨物,換成朝廷的寶鈔,來買朝廷定價的東西。 方世玉無所謂的看著朱元璋。 甚至這宴會的流程,方世玉都考慮清楚了,全場主要以售賣的形勢為主,并且以大明寶鈔作為唯一的結算貨幣。 直接將大明寶鈔推廣到其他國家去。 讓他們用寶鈔來買大明的東西,把朝廷的千萬寶鈔全換成金銀等物,貴重物品,然后在以高于大明市場的價格,將售賣給他們的物品,賣給他們。 收回大明寶鈔。 朱元璋細細聽了后,面色不變,還是那副看傻子的表情盯著方世玉道:“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直接給他們定價,然后還給他們一定的數量不就完了?? 上前扶著朱元璋,方世玉笑了笑道:“那哪能那么干,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貿易,是推行寶鈔,而且,我們售賣的貨品,就那么多,有數的?!? “他們最終還是回帶著一定數量的寶鈔,離開大明,這樣的話,朝廷的寶鈔壓力就會驟減?!? “每年舉辦一次,這樣的大型貿易會,讓他們絞盡腦汁的得到大明寶鈔,將民間的大明寶鈔,大量送到境外?!? “民間的寶鈔少了,自然而然,寶鈔的購買力就會回升?!? 方世玉說的很清楚,也很明白,他就是要用其他國家的消費,來削弱大明寶鈔的通脹,讓寶鈔流落海外,成為只能和大明貿易的廢紙一張。 最恐怖的是,大明不允許番邦國家直接和民間貿易,只能和朝廷對接,而這價格,自然也就是朝廷說的算,而不是民間說的算。 “你這么看好寶鈔嗎?” 朱元璋目光凝重道。 “大明統治天下,就靠這個東西了。好好運作幾十年,我認為,可以用它來充當軍餉,采購一切物資,徹底廢除金銀的流通!” 方世玉直言說道,如果寶鈔得到了軍隊的全體將官認可,又有朝廷推波助瀾,將它變成大明的唯一貨幣,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現在,顯然還不是時候!大明寶鈔的多年爛印,爛造,根本就沒有標準的超額發行,導致民間大明寶鈔的數量節節攀升,沒有一丁點的有效控制。 方世玉還是要先弄明白,大明境內到底有多少寶鈔,朝廷要多長時間,才能經營起來寶鈔的公信力。這一切都是至關重要的,丁點不可馬虎。 而在這之外,先把大明寶鈔推廣到世界上,讓大明周邊的藩屬,幫助大明來抵抗十多年的寶鈔濫發造成的通貨膨脹,方世玉認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元璋道:“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應天府的軍隊及全境的各地邊軍,地方軍,都會給予全力支持!只要你不讓這些軍將破產就行!” 朱元璋的要求也很簡單,軍隊抓在他手里,他知道軍隊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對于政權的穩定,國家的統一,抵御外辱。 任何勢力都可以觸碰,包括世家,鄉紳,任何階級,朱元璋殺起來可以毫不手軟,但對軍隊,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包括從洪武二十二年開始,一直延續了四年多的軍改。 到現在為止,衛所制度也沒有完全廢棄,逐年招募的兵源也漸漸限制,減弱。 而他只想著穩定兩個階級的利益。 百姓,士兵。 方世玉點了點頭道:“那我就去辦了!” “去吧!”朱元璋語氣平淡,沒有半點喜怒之情功。 ...... 慶熙宮。 張美人躺在床榻上,一臉優容的看著走過來的煥玲,挺著個大肚子,行動極為不便,在煥玲的攙扶下,緩緩起身。 “煥玲,你從東宮調過來多久了?”張美人感覺整個人都非常煩悶,后世的話講,這估計是產期抑郁導致。 畢竟張美人終日被困在這深宮大院,說什么,做什么,都要小心翼翼,甚至連平時喜愛吃的都不被允許,衣食住行,都要被人束縛。 而最倒霉的是,雖然從儲秀宮搬到了有門有院的大宮殿,但在這個時期,她直接被軟禁了,大門都出不去。 往日在儲秀宮,還能去御花園逛一逛,雖然哪里多是朱元璋種植的農作物,番茄,蔬菜,瓜果,更有甚者,朱元璋在御花園種植玉米地,馬鈴薯,紅薯。 當今皇帝,早年窮苦出身,依然秉承著農民意識,種多少,吃多少。 而這就把正直妙齡,看不見男人,挺著肚子,任何事都要被人看管的張美人給愁死了。 讓她活下來的唯一信念,就是能生個兒子,母憑子貴,也能在朱元璋的后宮,混個名堂,后半輩子無憂。 煥玲點頭道:“已經有半個多月了,殿下擔心娘娘會有不適應,特意讓奴婢過來侍奉。如今距離太醫院給的產期越來越近了,到時候娘娘若是生個王爺,也好同天雷王殿下的子嗣一并入學!” 張美人也是笑了笑,朱唇輕啟道:“一起入學啊,這可是給殿下的子嗣生了個祖宗呢?!? 張美人也是從最底層上來的,她能讓朱元璋臨幸,完全就是巧合,如今在這后宮中,有了屬于自己的院子。 如果他能生下皇子,那院子還會再遷,遷到更大的院子去住。 至于生活質量,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煥玲道:“陛下老當益壯,身體強健,如今天下安穩,四海升平,娘娘后半生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畢竟是跟在方世玉身邊時間久了,煥玲從來沒想過要從方世玉的宮里找一個自己的位置。 如今她是東宮的主官,負責整個東宮的衣食起居。 雖然還是個仆人,但總比在這深宮大院中,盲目,無力,勾心斗角要好的許多。 “去院子里曬曬太陽吧?!睆埫廊藝@息一聲,在煥玲的攙扶下,來到了院子中。 二人在院子中走動著,朱元璋的后宮,女眷極多,但真正有權力的,郭寧妃已經老邁,懶得去爭搶什么了。 張美人雖有身孕,卻并沒有發生什么狗血的墮胎事件。 ...... 時光匆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