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換血-《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3/3)頁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初八。

    東宮。

    方世玉坐在詹事府,看著禮部尚書李原名道:“你要辭官?”

    “微臣已老,告老還鄉,還望殿下恩準。”李原名直言道,他今年真的是上歲數了,六十多歲的他,雖然坐在禮部的空閑位置上。

    但方世玉制定的目標,禮部主管教育問題,肯定是要他來承擔許多的。

    至于他是否真的想要辭官,還是只是想躲避一下,方世玉望了一眼。還是表現的謙遜道:“你要辭官,應當同陛下說才是,您這個跟我說,我也不好辦?!?

    “我若是允了,豈不是成了我在六部安插自己的人手,培植自己的勢力,若是我不允,便是我不懂得尊師重道,讓你如此高齡,還為朝廷勞心勞力?!?

    方世玉搖了搖頭,李原名乞骸文書,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批的。

    李原名微微一笑,或是真的想明白了,也或許是其他什么原因,直接說破了道:“殿下統御六部,各部官職任免,升遷,裁撤,乞骸,皆是殿下一語而定。陛下無心理政,殿下自可決斷,還是莫要給陛下找事情做了?!?

    李原名說的很明白。

    然而,方世玉聽得也明白,大家心知肚明,但方世玉卻又不能應承下來,只能繼續搖頭道:“你貴為朝廷二品大員,豈是我能允辭官?!?

    “這件事情,還是等日后我去見陛下,讓陛下來決定吧!”

    方世玉抓住不放,拿出朱元璋來壓著。

    那知李原名開口道:“殿下,老臣乞骸,并非是為一己之私,自從聽了殿下所言,老臣茅塞頓開?!?

    “治國,需要人才,需要更多的人才,更需要年輕人來拼搏,陛下都能讓權于懿文太子,能讓權于殿下!”

    “吾等老臣,半截脖子埋在土里,卻還竊據高位,阻擋年輕人為朝廷國家建設奉獻,實乃是我等為臣者的恥辱!”

    “遲暮朝朝,朝廷需要活力,不應該由年齡過高的人把持大權,這人老了,也就少了敢拼敢闖的沖勁和朝氣。”

    “長此以往,朝廷定然死氣沉沉,日薄西山。老臣臨行前,有一公文啟上,還望殿下細細斟酌!”

    李原名從袖子內拿出了一份公文,緩緩遞到了方世玉的面前。

    看著蠟封,方世玉心中狐疑道:“所言為何?”

    “為天下黎庶,為大明七千萬子民,老來遲暮,今才省的,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微臣不才,請殿下立法?!?

    李原名言語激切。

    然而方世玉卻是越聽越模糊了,心神凝滯的拿出了信件,翻開一看,目光凝滯,猶豫不決道:“你這......”

    “殿下,此法當可保朝廷朝氣蓬勃,不被老臣,竊居高位,欺上瞞下,使得朝廷遲暮!”

    李原名直言道。

    方世玉微微一愣,點了點頭道:“你獻上此法,想必真的是去意已決,我也不好強留,只是我還是想問,此去,可有落地?”

    方世玉自然是不希望李原名離開朝廷的,竊居高位就竊據高位吧,終究李原名還是有能耐的,而且作為皇子皇孫的名譽老師,他還是非常支持方世玉的一應政策方針的。

    李原名躬身道:“微臣返回鄉里,散去家財,育人子弟,為朝廷,過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至死!”

    方世玉微微點頭,看著李原名道:“老師大義,我不才,替鄉里學子,拜謝老師大恩,常言道,升米恩,斗米仇,我也無甚可賞,便從東宮取些米糧三百石。”

    “老師帶回,自行決斷。”

    方世玉給身邊的人使了個眼色,小太監連忙躬身出了詹事府。

    李原名功成身退,為了他晚年的理想,返回鄉里,教書育人,李原名是全身而退了,雖然沒有得到太多的封賞,但他還是活著,以莫大的殊榮,離開了朝廷。

    方世玉坐回位置上,上下掃視一眼,詹徽出聲道:“殿下,微臣乞骸!”

    “詹師,莫要玩笑,我還有政事要和你討論呢,如今六部,李師乞骸,已經走了,你身位吏部尚書,怎能這個時候,給我下絆子?!?

    方世玉連忙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詹徽躬身道:“李原名不過六十,老臣已經六十有五,豈可再留,那不成了,尸位素餐之輩,竊據高位,致使朝廷暮氣沉沉,無朝氣!”

    詹徽心里那個恨啊。

    混在官場這么多年了,李原名突然乞骸還鄉,這么大的事情,事先一點沒和他說,如果講這件事情和方世玉沒有關系,打死他也不能相信。

    而方世玉現在是在做什么?

    讓他們這些老臣滾蛋,然后名正言順的安排他的人,坐在高位上,執行他需要頒布的新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如今朱元璋還沒死,方世玉監國兩年的工夫,朱元璋根本不管政務,方世玉要辦,那自然要一步到位。

    讓這些老臣留在朝廷中樞,非但會影響朝廷的決策,還會形成一種不良官風,得過且過,就是老臣的代名詞。

    誠如李原名所言,老來遲暮,賴在朝廷上,就是浪費朝廷的資源和政策。

    望了眼詹徽,方世玉惋惜道:“老師定要如此?”

    詹徽微微一愣,笑著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有何不可?!?

    “吏部是朝廷重中之重,老師要乞骸,還是去找陛下吧,我真的批不得,真的批不得!”

    讓詹徽走的心服口服,方世玉自然不能直接批了,更何況,實則他的權限,還沒有到可以隨意更換六部尚書的地步,他只是監國,又不是皇帝。

    而李原名,那是早就和朱元璋請辭過了,朱元璋當初不允,如今被方世玉拿出來說事,并且直接允了,那也是經過朱元璋同意的。

    只是現在,詹徽要請辭,雖然這都在方世玉的預料之中,計劃之內,但該做的還是要做,畢竟這詹徽也算是朱元璋身邊的大紅人了。

    詹徽點了點頭道:“今日朝會已結,微臣這就去乾清宮見駕!”

    看著方世玉沒有一點挽留的意味,詹徽的心涼透了,卻也沒辦法,人家給自己搭好了戲臺子,唱就要唱好了,不唱,也會有其他辦法,逼著他唱。

    隨著詹徽走出了詹事府的大門。

    方世玉道:“禮部,吏部的尚書空缺,我會提名將趙勉調到吏部,繼任吏部尚書,郁新繼任戶部尚書,王儁調任禮部尚書,其余空缺,吏部尚書的人選定下來,再進行補缺?!?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先到這里吧,大家散了!”方世玉說著,起身離開了詹事府。

    為什么要把詹徽踢出局?說方世玉記仇也罷,說方世玉容不得逆耳之言也好,反正詹徽沒有不留余力的支持方世玉的政策。那就應該出局。

    這就是皇帝直領六部,沒有丞相的最大好處,方世玉雖然不是皇帝,但他想讓六部尚書換血,隨時都可以換。

    沒有人可以阻撓。

    便是朱元璋,現在也多是聽之任之,一心栽進了御花園,研究他的玉米地,紅薯,馬鈴薯,考究這些東西,為什么能達到那么高的產量。

    雖然大明在洪武二十六年的田畝稅收的總結中,全境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實際控制領土內。

    產出糧食達到了十萬萬多,但說真的,這點糧食,比之后世的糧產,差的太多了

    據種花家的有關部門統計,二零二零,糧產一萬三千余億斤。

    對照大明的十億數千萬石,一千兩百億斤的年產量,在這個時代,絕對的超級糧產大國。

    就因為東北平原和西北盆地,以及各處山地的開墾,種植的馬鈴薯,紅薯,玉米,朝廷政策的強力推廣下,直接給大明的糧產翻了三倍還多。

    方世玉去了趟海外,隱形收益,已經逐漸顯露。

    大明不論是耕地,還是技術,都遠遠不及后世,能有這個產量,更多的還是靠著老天爺賞飯吃罷了

    出了詹事府,方世玉直接回到了東宮。

    看著坐在一起吃飯的六個娘們,方世玉瞥了一眼道:“你們吃的香了,都沒人想著給我留份碗筷?

    朱紫怡道:“誰知道你什么時候能處理完,不是說今天事情多嗎?”

    “多個屁多,一天天就那些破爛事,聽的我耳朵都起繭子了,去,給備份碗筷!”方世玉推著身邊的太監。

    直接坐在了朱紫怡的身旁。

    看著一大桌子的菜,香氣撲鼻,不自然的揮了揮手,方世玉道:“這么香,尚膳局換人了?還是家里廚房換人了?”

    方世玉一臉迷茫道。

    慶慎郡主道:“是李姐姐親自下廚做的,聽說這番茄還是反季節的東西吶?!睉c慎郡主在朝鮮什么東西沒吃過。

    只是到了大明,飲食習慣的變化,更多稀奇古怪,在朝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東西,一股腦的呈現在她面前。

    讓這個大姑娘,一時間瞠目結舌。

    “不容易啊,夫人下廚親自做飯吃,那可得好好嘗嘗了!”方世玉笑了笑,夾起番茄炒蛋,目光一凝,似乎想起了什么。

    疑惑道:“反季節的東西?”

    若是在后世,這反季節的東西,真的不算什么,遍地都是,但在大明,哪怕是皇室,當權的皇帝,想要吃到反季的東西,那也是千難萬難的。

    李婉道:“安心吃,反季的和平常的都一樣,就是隨時都能吃到!”

    方世玉目光狐疑道:“主要是這,反季的東西是怎么保存的?這玩意放冰窖里也保存不了幾天啊?”

    大明皇宮是有冰窖的,里邊主要是夏天的時候放一些水果,凍酒,讓酒水的味道更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只是,冰窖存放水果,番茄的話,最多不會超過十天,畢竟不是冰箱,就算是冰箱,也不可能存放這么久。

    現在都十月了,馬上入冬了,怎么可能還有番茄。

    “江南氣候濕潤,種植番茄很適合,而且你不知道的多了,民間百姓會用破爛的布匹,搭起來一個簡易的菜棚子,午時拿開雜草曬太陽,過了暖陽的時候,就用雜草給蓋上,防止植物凍死?!?

    “御花園就有,你不知道?”

    李婉一臉迷茫的看著方世玉。

    “你怎么知道御花園也有?”方世玉遲疑道,當初朱元璋想吃的東西比較特殊,方世玉便用這個方法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小的菜棚。

    而這個時候,竟然李婉說民間都開始使用了。

    “這玩意很費人工的啊?!狈绞烙癫]有在李婉為什么知道御花園有那東西的事情上追問下去。

    深深吐了一口粗氣,李婉道:“秋收之后,百姓除了去務工,也就留在家里照顧一下自家的菜棚?!?

    “都是非常小的,平常一個人一天也忙不了多久,不過反季節的東西,確實售價很高。”

    李婉直言道。

    朱紫怡開口道:“行了,吃飯都堵不住嘴?!?

    嘟囔一句,朱紫怡不知道這些,反倒方世玉和李婉聊得有聲有色的,她自然有些不開心。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