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三十三章 洪武大典-《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1/3)頁

    魏國公徐達,韓國公李善長,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開國六公中,只有李善長一個文人。

    往后悉數,開國大封之后,文人已經斷絕了可以獲得侯爵的可能,哪怕不是世襲的,那也沒機會。

    至于商人?

    那更是沒機會了,按照已有的制度,他們甚至連獲得伯爵的機會都沒有。

    整個大明,估計也只有方世玉知道蒸汽動力的重要性,最為顯而易見的,大明如果能掌握蒸汽動力,制造出來蒸汽列車。

    鐵軌鋪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土地。

    從南方運送軍需到草原,不會超過兩天的時間,哪怕戰線拉的再長,再遠,只要鐵軌能鋪過去,這都不重要。

    鋪設鐵軌確實是一件難事,但大明什么都會缺,唯獨不會缺人。

    更何況,就好似這次的泰安府修建工程,無數的商賈涌入其中,皇宮劃分一千個項目,同時趕工。效率自然不會有問題。

    朱元璋瞄了一眼道:“蒸汽動力,你對那東西倒是很推崇,它有什么用?制造軍械,火器?”

    “老朱頭哎,何止啊,這東西,用處大了去了,你敢想象,從應天到泰安府,只要十二個時辰嗎?”

    “它可以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蒸汽動力的運輸,可以讓大明內部經濟,更加繁榮,讓更多的郡縣州府,緊密相連。”

    “朝廷在泰安府,向最南方運兵,百萬大軍,十日工夫便可集結,無數的軍需,都可以通過蒸汽動力進行運輸?!?

    “到時候,朝廷把路修到草原去,不需要招募征調一個民夫,就可以讓百萬大軍的軍需,通過蒸汽動力,運輸到草原上去!”

    方世玉順勢來到朱元璋身旁,嬉笑著言語道。

    朱元璋嘆息道:“你給王昌建畫完餅,回頭又給朕畫大餅!”

    “行啊,監國一年多,別的沒學會,畫大餅的工夫倒是學了個通透!都用在朕身上了!”

    聞言,方世玉只感覺渾身一震,背后汗毛豎起,硬著頭皮笑道:“老朱頭說的哪里話,我這也是希望能激勵王昌建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蒸汽動力的研發中去?!?

    “如果他真的能給朝廷創造出來可以用來拉貨,拉人的蒸汽動力車,只是一個侯爵榮耀,又不是世襲的?!?

    “而且,他今年三十歲,那個東西,就算他王昌建在厲害,沒有一二十年,也弄不出來,所以,我感覺,這也沒啥?!?

    方世玉尷尬道,他給王昌建的侯爵大餅,真的只是個讓騾子跑的蘿卜罷了,莫說王昌建能不能吃到。

    就算他真的吃到了,他又能榮耀幾年,光輝幾時?

    “所以你就騙人?”朱元璋似乎在生悶氣,心氣不平的說著。

    方世玉連忙搖頭道:“騙人?我怎么會騙人,不過老朱頭,眼下的邊墻已經足夠用了,每年修修補補,也就差不多了?!?

    “衛所在草原縱馬,步步蠶食,穩扎穩打,韃靼不敢犯境,而等到蒸汽動力的車子弄出來,二三十年之后,朝廷可以隨時調集大軍深入草原。”

    “這邊墻也就成了擺設,所以,我認為,不如就讓它保持現狀,無論是拓寬,壘高,都是沒必要的?!?

    方世玉見朱元璋心氣漸漸平復,也開始將事情說回了關于朝廷削減邊墻開支的問題上去。

    “削減是削減,但是不能這么狠,削一半吧,等朕死了,再說。”朱元璋老了,他已經不想去思慮,方世玉說的天花亂墜的蒸汽動力車是什么鬼東西。

    哪怕方世玉說的再震撼,朱元璋都沒那個心氣了,他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哪怕就要駕崩,他都不會驚訝。

    趴在朱元璋身邊,方世玉道:“老朱頭做主就是了,再說了,你萬壽永昌,怎么總提死字,不吉利。”

    朱元璋哈哈大笑著,心情及其暢快道:“好,好,小嘴抹了蜜餞了。”

    猛地,方世玉似乎想起了什么,開口道:“老朱頭,我想給臨安公主再選個夫婿?!?

    聞言,朱元璋深吸一口冷氣,抬頭看著屋子外,最終只能將萬千言語化作一聲嘆息,揮了揮手道:“讓臨安公主,自己決定吧,當年是朕選的,這回就成全她,讓她自己選。”

    方世玉點了點頭,正當他要起身時,門外高聲喊道:“啟奏陛下,東宮遣人求見!”

    朱元璋看了看方世玉,望著方世玉那一臉迷茫,不解,一副完全不知道的表情,開口道:“進來吧!”

    乾清宮的大門被打開,一名小太監,低著頭,緊盯著地板磚,走到大廳通向內屋的位置,躬身跪拜在屋子里。

    “奴婢拜見圣君陛下,天雷王殿下!”

    方世玉上前一步,畢竟是東宮的事情,還是他自己問,自己解決的好

    “不在宮里當值,來乾清宮求見?是東宮出什么事了嗎?”方世玉出聲詢問道。

    只見那小太監俯身在地,恭敬的說道:“回稟殿下,今晨太醫到東宮巡診,診出馬氏喜脈,天雷妃遣奴婢來給殿下道喜!”

    揮了揮手,方世玉道:“回去告訴天雷妃,我知道了,先回去吧!”

    “諾!”

    小太監頭也不抬,順著來時的道路,跪在地上爬了出去,這是他第一次見朱元璋,說不恐懼,不害怕,都是假的,生怕那一點做的不好,被朱元璋一刀砍了腦袋。

    方世玉道:“這馬氏剛有身孕,張氏就來冷嘲熱諷?!?

    “看我做什么?你自己的家事,自己處理?!?

    “這小女人懷了孕,你還是回去看看吧,朕還要檢查你的作業,滾蛋吧!”朱元璋揮手示意方世玉離開。

    一臉無奈的轉身,方世玉哦了一聲,走出乾清宮。

    坐在椅子上,朱元璋緩緩起身,臉上帶著一絲笑容,站在窗戶前,一臉笑容道:“這個臭小子,倒是能生,這才多長時間,都懷了三個了?!?

    朱元璋說這話,也不知道是出自什么角度思考,是否將方世玉當成了播撒種子的馬匹。

    “不過,既然這小子對教育也這么看重,那還是幫他把,也算是為我這個帝國,盡最后一份力了!”

    朱元璋面色沉重,目光深邃的望著遠處天空中,高高懸掛的太陽。

    “來人!”朱元璋喊了一聲,門外瞬間便沖進來了十數名小太監,一股腦的跪在乾清宮的大廳中。

    朱元璋道:“傳旨,召集天下學子,收錄天下書籍,齊聚應天府!”

    李傳習被朱元璋這個旨意說的迷迷糊糊的,目光遲疑道:“那個,陛下,陛下......”

    “怎么?聽不明白?”朱元璋瞇著眼看向李傳習。

    硬著頭皮,渾身打顫的李傳習,低著頭不敢說話,他是真的迷茫了。

    “召集天下學子,趕來應天,讓六部收錄天下各種書籍,典藏,全部進入應天存放,抄錄!”

    “咱臨死前,最后在為華夏的文化復蘇,出一點力氣。將天下書籍抄錄歸一,長存于世?!?

    “讓后世的子,也能通過書本,看見大明的強盛!”

    ......

    詹事府。

    方世玉拿著兩本關于削減邊墻修繕開支的上報,開口道:“有時間去通知一下戶部,工部,兵部,邊墻的事情,陛下不同意一下子減這么多?!?

    “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的基準,削減一半,此后沿用,不要再上這種奏疏,讓陛下不開心了!”

    方世玉沒有多想,直接下了死命令道。

    “殿下,可是邊墻修的那么高,那么大,朝廷在邊墻外養著十余萬騎兵,意義何在啊?!?

    景清對于削減邊墻的開支,還是非常贊同的。因為朝廷真的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消減開支的了。

    鐘山皇陵?那確實是一個耗資不菲的工程,但若是說十年前,停工消減開支,也就那么糊弄過去了,朱元璋又不是不懂得體恤民力民情的皇帝。

    但現在朱元璋眼看六十七歲了,還能活幾年,沒人敢推測,這個時候誰要敢說什么,消減皇陵的開支,那真的就是嫌棄朱元璋的刀不夠鋒利了。

    咱都要死的人了,馬上就要住進去了,你現在告訴咱,這個那個的要咱削減皇陵的開支?那不是要他死了連個窩都沒有嘛?

    當朝的許多官員,大多生在元至正二十年左右,那個時候朱元璋還在奮斗,關于朱元璋的奇聞趣事,自然是傳的沸沸揚揚。

    譬如說,當初朱元璋年幼的時候,老朱家窮的連草席都沒有,老朱的哥哥,爹娘餓死,連個下葬的地都沒有

    朱元璋最初給藩王制定的俸祿那么高,無非就是窮怕了。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但是草原上的衛所不能裁撤,邊墻不能荒廢,先這樣吧?!狈绞烙駭[了擺手,頗有些心煩意亂的說著。

    這個時候,一道候泰開口說道:“殿下當效仿堯舜禹湯!”

    “堯舜?禹湯?”

    目光遲疑,方世玉看著下邊的候泰,神色凝重道。

    景清躬身作揖,似乎是附和了候泰的話。

    然而方世玉,站起身來,厲聲呵斥道:“你們飽讀圣賢之書,堯舜之事,你們不懂?忽悠忽悠貧苦百姓的精神糧食,現在被你們拿來忽悠我?”

    “是當我讀書少,欺負我不知道嗎?”

    方世玉這一大早晨起來,就被朱元璋叫去訓誡,這回到東宮,被張嫚冷嘲熱諷了一番,又被朱紫怡冷眼相向,好家伙,總算在慶慎哪里得到點安慰。

    來到詹事府辦公,本就煩悶的心情,候泰竟然說要他學堯舜?那不是要他去造反篡位?

    “堯舜禹湯,古之明君,何有忽悠殿下之意”候泰躬身道。

    方世玉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方孝孺,這方孝孺也確實是有兩把刷子,他早年侍奉朱標,朱標死后,方世玉領東宮兼六部,行監國之事。

    初時方世玉定下的七個秘書名單中,并沒有方孝孺,奈何,這方孝孺的名聲太響亮了,六部聯名推舉,又有朱元璋旁敲側擊,無法,方孝孺順利進了方世玉的內閣。

    當初自己一心想著跑路,也是因為這個貨的存在,被朱棣遷怒之下,滿門抄斬,世事難料,如今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同處一室。

    “方先生是大儒,既然要說堯舜之事,司馬家片面之言,只可參考,實非真實,縱觀史書,爾等卿卿大夫,執筆如刀,心如磐石!”

    “上下數千年,是非功過,全憑爾等大夫訴說,你們怎么說都是對的,我若是插手史書,你們就可以說我是刻意美化自己,我若是不插手史書,這史書寫的都是什么?”

    “皇帝對大臣好,這就是個好皇帝,真天子,大圣人?;实廴舸甲硬缓?,這就是個無道昏君?!?

    “方先生說,我講的明白不?”

    方世玉胸中憋著悶氣,如今找到了突破口,發泄一下剛剛好,畢竟這和后世的領導罵下屬,下屬罵更下層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無外乎如此。

    而眼前的幾個秘書,他們能去罵誰?到他們這里就可以終止了,回去罵婆娘去吧。

    雖然他們在東宮詹事府任職,在旁人眼中是方世玉身邊的紅人,日后新朝的高官,位極人臣。

    但現在的他們,也就只是五品,從五品的詹事府屬官罷了

    “殿下言之鑿鑿,卻是不給微臣說話的機會了,索性今日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情,殿下若是想論,微臣便同殿下探討番!”

    方孝孺頓時來了興趣,當初連你老子都能忽悠的一下下的,更何況是你這么個剛剛接觸政治的小白了。

    當然,方孝孺心里不會真的這樣想。

    方世玉揮了揮手,最近除了缺錢,確實沒有什么急需解決的事情,邊關安穩,遼東的女真死的死,遷的遷。

    登記造冊,改名改姓,想撒種子一般,將他們仍在了大明的每一個角落,幾萬女真人,婦孺老弱,他們這輩子,下輩子都沒機會聚在一起鬧事造反了。

    “方先生暢所欲言!”方世玉頷首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