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三十三章 洪武大典-《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3/3)頁

    梁國公府。

    方世玉在一眾錦衣衛的擁護下,進了國公府內。

    藍玉站在演武場上,揮舞著刀槍,一身健碩的肌肉,方世玉見了都不免羨慕的緊,伸手從一邊的錦衣衛手中拿過強弓搭箭,嗡嗡嗡的弓弦聲,一只羽箭滑破空氣,向著藍玉的后身飛射而去。

    猛然間,藍玉并沒有想象中那樣,一個跳躍數丈高,也沒有話本中那么恐怖的舞動著刀槍密不透風。

    只見他聽到了弓弦聲響,身體的本能反應,手中的兵器丟了出去,一個餓虎撲食,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

    嗖

    羽箭順著藍玉的頭頂劃過,直接射在了箭靶上。

    “那個狗娘養。”藍玉回身便開口叫罵,當他看清是方世玉手里拿著弓箭的時候,瞬間沒了感覺,指著方世玉道:“方小子,你這是想弄死我啊,你欺負我打不過你是不是!”

    方世玉笑著搖了搖頭道:“你神功蓋世,我豈能是你的對手,再則說了,我這兩年,疏于鍛煉,實力早就不比以前了。”

    縱身跳下,藍玉藍帶方世玉身邊道:“你帶這么多人來也不提前通知我一聲,還暗箭傷人,你什么意思?”

    微微一笑,方世玉上前跟藍玉咬耳朵道:“機會來了!”

    “機會?什么機會?要打仗了嗎?”藍玉心中瞬間狂暴,似乎有著一股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燒。

    在家里憋了這都多久了?六年多了吧,洪武二十年北伐大勝,班師回朝后,就在也沒有領兵出征過。

    甚至因為方世玉和朱元璋的刻意,藍玉漸漸被疏遠,真正的韜光養晦,靜待時機了。

    如今方世玉如此對他說,他心中當然是狂喜不已的。

    方世玉道:“打仗的機會是沒有了,不過我這有發財的機會,一個發大財的機會!”

    方世玉拉著藍玉的手,走到屋子中時,二人相繼落坐。

    藍玉鄒了鄒眉頭道:“發大財?我連田畝都沒得,當初應天府尹的人說給我分了三十畝上等田。要不是你說韜光養晦,俺都想給他打出去,三十畝田,能干什么?你有什么發財的主意?”

    “是朝廷準備變賣田畝了?”

    藍玉心中一激,表情凝重的看著方世玉,果然還是小農經濟影響,讓藍玉只管盯著地里的那一畝三分田。

    對于其他的,概莫能知。

    “海外,等會人都到齊了,我們再細細說!”方世玉端著茶喝了一口,賺錢嘛,當然是大家一起賺的好。

    他不單單要拉著勛貴上船,還要拉著商人上船,以后有能力了,他還要拉著百姓上船。至于文官,還是去看著吧,喝湯的機會是沒有了。

    至于為什么不拉攏文官上船。

    他們是政策的制定者,執行者,他們一天天就只想著家里在船上投資的那么多錢,能賺回來多少,會不會賠。

    而最關鍵的一點,文官若是進場開吃,那就真的不給別人留湯喝了。

    方世玉既然要帶著普羅大眾賺錢,自然還是自己權全掌握,把控方向,換句話說,文官手里有多少錢,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你要是真的有特別多的錢,那就證明你貪污了,受賄了,等著砍頭吧。

    藍玉望了一眼方世玉道:“還有人?誰?”

    聽著外邊的聲音,方世玉笑了笑道:“到了!”

    只見門外,徐輝祖,徐增壽,常茂,三人相繼出現在梁公府

    望著不請自來的三人,藍玉上前道:“你小子怎么來了?”打量著自己的親外甥,藍玉故作疑惑的說道。

    常茂點了點頭道:“這不是殿下邀請嘛,就來看看是什么大事,能讓殿下如此急促!”

    方世玉開口道:“先坐吧,還有個人沒來呢!”

    “還有人?誰?”徐輝祖迷茫道,整個大明朝的最高勛貴,都到了這里,老一輩的勛貴,真的不剩幾個人了。

    湯和染病,在府里等死,而湯和的幾個兒子,也都早死了。可以說,湯氏已經沒什么能人了。

    方世玉輕笑著道:“商業的代表人物,王震光的小兒子,王川!”方世玉話音剛落,門外便有一名小廝,跑了進來送上拜帖。

    拜帖。

    而梁國公府的管家,拿著拜帖進了大堂,看了看藍玉,望了望常茂,在看方世玉,一時間不知該將拜帖給誰。

    藍玉道:“誰送的?”

    “說是商人王震光的次子,王川!”梁國公府的管家低著頭,在大堂里,方世玉坐在主位,家中的主人藍玉,只能屈居左手第一排的位置。

    而徐輝祖和徐增壽則是坐在另一邊,至于常茂,則是坐在了藍玉的身旁。

    畢竟人倆才是真正的親娘舅呢。。

    藍玉道:“讓他進來吧,就等他了。”

    管家不敢猶豫,今天錦衣衛突然出現在府里,將整個國公府都給團團圍住,最初的時候,管家還以為是自家老爺犯了什么罪過,要被拉去砍頭了。一旦藍玉倒臺,他們這些國公府的下人,那也是沒有活命的機會。

    而當方世玉出現在梁國公府,他們這才松了口氣,只要不是皇帝下旨拿人,那一切都好說。

    過不多時,王川在管家的帶領下,進了大堂。

    王川自幼生在富商家庭家境殷實,其人也是讀過書,上過學,明事理,知禮節,雖然無緣科舉仕途,但至少心中清楚。

    進了屋子,先是對坐在上邊的方世玉躬身頷首,繼而跪拜道:“蘇商王川,拜見天雷王殿下。吾父尚在泰安督工,無暇返歸,兄長終日沉迷工技,無緣面圣!”

    “起來吧!”

    方世玉平淡無奇的說了一句,王川起身,對藍玉,常茂,徐輝祖,徐增壽,相繼躬身作揖問候。

    藍玉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只是揮了揮手道:“先坐吧!”

    王川也是懂事,并沒有貼著幾個人坐,而是在徐輝祖所坐的右手邊,最后的位置落坐。

    畢竟按照道理來講,莫說他王川了,便是他老子,也沒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聚會,天雷王主持相邀,魏國公,開國公,梁國公,這三個國公,那個不是軍隊中的巨佬。

    方世玉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那也別說廢話了,我已經得到消息,再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馮誠帶著水師船隊,就可以停靠在直沽口卸貨。”

    “等著木料類諸多建造物資卸貨后,船只南下,駐扎在珠三角地區。

    我的意思是,暫緩去東勝神洲的路線,北方越來越冷,非常不適合航行,所以我打算派遣這支船隊,前往西洋貿易!”

    “而賺錢的機會,就在這里了,千余艘大船,我一個人倒也吃的下,裝的滿貨物!”

    “不過我自認,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明第一次的向西遠航,我想讓幾位都參與進來,投資,入股,船隊返還,大家一起分錢。”

    方世玉面色平靜,他是鐵了心要打破海禁,官方貿易必須提前,而且還要做到規模浩大。

    一千五百余艘戰船,浩浩蕩蕩的船隊,要比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還龐大,恐怖,大量的經濟物資進入其他國家。也可以讓大明知道現在的西洋,究竟是什么個鳥樣子。

    方世玉話音剛落,藍玉開口道:“去西洋貿易?陛下能同意嗎?”

    心中狐疑,藍玉真的是迷茫了。方世玉要去遠洋貿易,那陛下會同意這么大規模的遠航?

    “陛下不會管的,更何況,遠航貿易是賺錢的買賣,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未來百年,朝廷不會斷絕遠洋貿易。”

    方世玉篤定道,他需要大量的財富,把這個國家給壘起來,積攢原始財富,擁有更多的錢,就可以研發更多,更強的武器的。

    王川拱手道:“殿下在信上說,需要家父出資三千萬的寶鈔,只是草民在家中翻箱倒柜,堆積如山的寶鈔,也只有不足千萬之數。”

    徐增壽道:“要寶鈔做什么?那東西現在又不能買賣用!”

    雖然徐增壽不是繼承國公之位,但徐增壽真的是很不一般了,朝廷的動向,他還是知道的,為此,他也收攏了不少的大明寶鈔囤積起來。

    就等著朝廷讓寶鈔回暖,擁有購買力,他徐增壽的財富,將會出現恐怖的暴增。

    方世玉道:“那只是眼下,寶鈔的購買力,會逐漸恢復過來的,而我們的遠洋貿易,賺錢只是其次,文化交流也是要的,最重要的是把大明寶鈔,送到境外去!”

    “讓其他國家的朝廷,在同大明貿易的時候,只能使用寶鈔,這樣的話,大明境內的寶鈔巨額外流,用寶鈔去換他們的真金白銀,難道不香嗎?”

    方世玉的掠奪方式也是最原始,最不講理的。

    常茂疑惑重重的看著自己的外甥道:“先生?這能成嗎?”

    “何止能成啊,戶部的人估算,十多年來朝廷發行寶鈔面值,在十萬萬到十二萬萬左右,而去歲寶鈔流入到境外,只有不足千萬!”

    “距離寶鈔面值回暖,購買力增強,這還差的遠了,大明的市面上,最多只能流通五萬萬寶鈔,超過了,就會導致寶鈔貶值。”

    “最近戶部在研究售賣官糧,來回流寶鈔,不過這都只是杯水車薪,朝廷把這些寶鈔收回來了,不能流入到民間,燒毀了就是自掘墳墓。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拿著寶鈔去境外,用寶鈔換真金白銀,讓他們用寶鈔來買船隊的貨物!”

    方世玉篤定道。

    常茂搖了搖頭,對經濟的事情,他知道的也很少,徐輝祖更是迷茫,他和藍玉,常茂都差不多,只會鉆研兵書。

    都希望能在未來的天下,擁有自己的功勛,藍玉或許已經奮斗到人生的巔峰,但徐輝祖,常茂還好點,爹死的早,那全是靠著老爹的威名,世襲繼承國公爵位。

    哪怕徐輝祖在如何努力,他想擺脫父親的光環,也是件困難重重的事情。

    反倒是徐增壽,他就是個二世祖,既然自己不能繼承老父親的爵位,但憑借中山王徐達的威望。依然可以經商,徐家畢竟沒有分家,他們也不會為了幾十畝田而分家,而整個徐家的經濟來源,除了徐家每年定下的俸祿外,就全靠著徐增壽在外經營了。

    “殿下,您說的也太輕巧了,比如說,若是我是西洋諸國,大明的船隊到了,我想買船隊的貨物!”

    “按照殿下的意思,我是需要用真金白銀換成寶鈔來購買,但我可以買多少,換多少啊。我需要買一百貫的物品我就用金銀換一百貫寶鈔,最后不還是一個結果。”

    徐增壽說的有理有據,一旁的王川也是躬身道:“誠如徐公子所言,如此的話,只能是多此一舉,寶鈔最后還是回流到了朝廷手里。”

    “如果沒有寶鈔,一樣可以進行。”

    王川猶豫道。

    方世玉點了點頭道:“沒錯,沒有寶鈔,一樣可以進行,但這就要說第二個霸王條款了,想買貨,船隊開具堪合。”

    “兌換一百萬貫寶鈔,可以獲得七十萬貫的堪合。”方世玉篤定道,對于不想要寶鈔,換多少寶鈔買多少東西的事情,方世玉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堪合,強制讓這些勢力,國家,獲得大明的寶鈔作為外匯儲備!

    “這樣的話,會不會強人所難了。”王川愣了愣。

    方世玉道:“朝廷未來幾百年,都不會改變海運地位,甚至等到天下的重要海運路線咽喉之地,都在朝廷手里的時候,五百年,乃至上千年,朝廷都不會放棄海運。”

    “而海運不單單是海運,還可以宣揚大明的國威,兵峰促進堅船利炮的發展。”

    方世玉說道這里,藍玉直接打斷了方世玉道:“你說的這么多,也沒說明白,人家又不是傻子,怎么會弄那么多寶鈔在手里捏著?有什么用。”

    “這就要說另一個了,擁有千萬寶鈔儲備的勢力,可以加入到大明朝貢體系中去,三年,五年,朝貢一次,朝廷多發堪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