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四十四章 鄭和回歸-《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3/3)頁

    “那行,既然是太監,讓他去交泰殿驗明正身,到坤寧宮見駕吧!”方世玉隨意的說了一聲,邁步繼續走著。

    藍玉笑了笑道:“那好,我這就去喊他!”

    午門外。

    藍玉看著鄭和道:“本公能幫你的,就這些了,進去之后,能不能讓殿下看上,能不能一展抱負,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梁國公知遇之恩,鄭和永不敢忘!”鄭和躬身頷首道

    藍玉點了點頭道:“藍田性子太倔,驢脾氣一個,等哪天我要是死了,殿下未必會留他,你不要參與進去,我府上有個妾室已經懷了三個月的身孕,如果能誕下男嬰,日后還要你照拂才是!”

    藍田能進七軍都督府,混個閑散職位,這都是藍玉一手抬進去的,藍玉倒是相信,方世玉不會殺自己,也不會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殺了藍田。

    但有句話說得好,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方世玉在北伐的時候,就對藍田沒什么好感,藍玉若是賓天而去,那這藍田真不知道下場會如何!

    鄭和躬身道:“末將領命。”

    “去吧,方小子,可不好哄騙,拿點真材實料出來,你要是忽悠他,本公也保不住你!”

    藍玉說罷,這才上了一駕馬車,返回梁國公府,藍玉現在的最大愿望,就是元帝妃子能給他生個兒子。

    哪怕這個兒子有蒙古人血脈,但至少還是他藍玉的兒子,也不至于死后,這爵位斷了香火。

    鄭和面色凝重,過了午門,在一名小太監的帶領下,前往交泰殿,其實去了交泰殿驗明正身也很簡單。

    進了一間無人的屋子,直接脫了褲子,看清楚了之后確準是個太監,鄭和又跟著小太監,一路到了坤寧宮外。

    衛宏才守在門外,見到鄭和時,直接開口詢問道:“梁國公引薦的?”

    “回稟公公,梁國公引薦奴婢來坤寧宮面圣!”鄭和道

    衛宏才點了點頭,看了眼帶著鄭和來到坤寧宮的小太監,出聲詢問道:“都看清楚了?”

    “回公公的話,都看清楚了,確實是個太監,身上的東西都檢查過了,每一件衣服,布襪,都是重新穿戴的。”

    “奴婢親自檢查,一根針都不存在。”

    小太監恭敬的說著。

    衛宏才這才開口道:“跟我來吧!”說罷,衛宏才推開了坤寧宮的院門,邁步進了院子時,正看見方世玉抱著方文墐,在擺弄著模具。

    已經五歲的方文墐,遺傳了老朱家的基因,能作的很,天性好玩。

    “什么人?”方世玉見衛宏才帶著鄭和走了進來,直接開口詢問道。

    鄭和躬身作揖道:“奴婢鄭和,拜見天雷王殿下殿下。”

    “鄭和?藍玉讓你來的?”方世玉心中疑慮,想到藍玉在武英殿外和自己說的話,開口詢問道。

    鄭和道:“回天雷王殿下問話,確是梁國公舉薦。”

    “咦,這老藍竟然把你給帶回來了,朱老四還不要被氣死啊!快過來,你有什么想說的,盡管暢所欲言便是。”方世玉將方文墐放在了一旁,開口道。

    方世玉既然答應了藍玉要見,自然還是要給點面子,只是不知道這人是鄭和,否則早就見了。

    鄭和道:“奴婢既無治國安邦之能,亦無開疆拓土之功,奴婢同國公出行海外,自應天長江入海,經南瞻部洲,過大小爪哇,三佛齊(爪哇和三佛齊后世印尼地區。)經南海口(馬六甲!)”

    “前往錫蘭(斯里蘭卡島!)無貓之國(馬爾代夫)好望角!深感海洋于國家之重,歷時三年,著平洋策,恭請殿下圣覽!”

    鄭和跪在方世玉的腳下,匍匐道。

    聞言,方世玉點頭道:“海洋確實于國家非常重要,你既有此先見,那這平洋策我倒是非看不可了!”

    “可有帶來?”

    鄭和連忙轉身,看了一眼衛宏才,后者從懷里取出份文書,遞給了方世玉道:“殿下,應該就是這個東西了。”

    拿在手中,掂量一下,方世玉道:“是這個嘛?”

    “正是。”鄭和道。

    拿在手中翻看片刻,方世玉突然開口道:“財富來之海洋,危險亦來之海洋!這句話說的非常好。”

    “限制海外藩王船只數量,扼守海洋交通要道南海口,則南瞻部洲,近海群島,盡在天朝控制之中!”

    全篇三千余字,當然,鄭和說他寫書寫了三年,并不是這三千字寫了三年,而是總結海上的經驗和所得。

    他在大海上航行三年有余,編撰了這份平洋策,上邊詳細闡明了海洋對于大明的重要,甚至破天荒的說,南海口必須掌控在中央朝廷的手中。

    “不愧是你,鄭和!”

    方世玉望著鄭和,這份平洋策,確實寫到了他心坎里,對于大明航海已知的眾多島嶼,以及海上能帶來的財富和危險隱患。

    他都非常清晰的闡明,并且有著一定的解決辦法。

    甚至關于如何建造更大的船只,鄭和都有自己的見解,大明的海船雖多,雖大,但未必不可以更多,更大。

    若不是鄭和是個太監,方世玉還真的忍不住要和他多說一些,奈何,奈何。

    鄭和躬身道:“殿下能接納平洋策,已是奴婢之幸甚豈敢奢望其他!”

    “嗯,,說說,你是經歷了什么,才積累了這番見解?”

    方世玉反倒是對鄭和的早年經歷很是好奇,一個太監,正常來說他是不可能知道這么多,還寫什么平洋策。

    鄭和道:“奴婢祖籍云南,非漢民,當年穎國公傅友德領軍平云南之戰,奴婢被抓做俘虜,閹割后被送到燕王府伺候燕王!”

    方世玉只是微微一笑,開口道:“從今天開始,你去海軍,我給你三百艘戰船,用你的方法,進行操練,演練。”

    “來年五月份會有一場閱兵行動,到時候你所統帥的海軍若是能脫穎而出,我允你任職海軍總兵,從三品武職!”

    方世玉將平洋策放在一邊,有了鄭和,那大明的海軍還能變得更強,這段時間,方世玉一直在尋找,究竟讓誰下海繼續進行官方貿易。

    藍玉已經不適合了,而且方世玉也沒什么借口讓藍玉下海,至于其他人,方世玉并非不信任他們的忠誠,只是不信任他們的海上能力罷了。

    讓他們領軍打仗,兵團沖鋒,他們都是一把好手,但海軍的人才培養,一直都是七軍都督府的嚴重問題。

    鄭和躬身領命道:“謝殿下天恩浩蕩!!奴婢定不辱命!”

    讓鄭和離開后,方世玉坐在院子里,衛宏才跟著離去,關上了坤寧宮的大門,翻看著平洋策,方世玉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他去遠洋貿易,也是不錯的事情!”

    正當這時,方楠和寶慶郡主跑了出來,拉著方文墐道:“走,去騎馬去!”

    “好啊,好啊!”方文墐拍著雙手,連連叫好。

    朱紫怡走了出來道:“這三個野孩子啊,真的是太野了。”

    “孩子嘛,喜歡玩很正常,我小時候,可比他們作死多了!你最近有沒有收到你姐姐的消息?”

    方世玉對朱紫怡詢問道

    整個大明,最讓方世玉牽掛不下的,就是江寧縣的臨安公主,總覺得自己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有點對不起老朱頭了。

    只是錦衣衛都是男人,用起來很不方便,總不能讓一群大男人去監視探知臨安公主的事情吧。

    朱紫怡搖了搖頭道:“我姐的事情倒是沒有,不過最近得到消息,我侄子可是做了一件大事!”

    “朱允熥?他干什么?”方世玉面色平靜,朱允熥能做什么,他雖然還在南京,但整個南京已經被方世玉給肢解了。除了府尹和守備軍外,權力悉數挪移到了北方。

    朱紫怡嘆息道:“他扮成女子,去女子學院入學,被人抓了出來!”

    “還有這種事?”方世玉目光一凝,好家伙,這特么的女裝大佬啊!

    只是,朱允熥遺傳著老朱家的基因,微胖的餅子臉,女裝大佬也不知道是什么樣子!!

    “后來聽說,他和追愛,堂堂吳王,天天在女子學院外邊轉悠,應天府尹是坐臥不安,要不你還是下封旨意,給他許婚吧!”

    朱紫怡可沒少得到朱允熥送來的信,每一封信的中心只有個,就是搞定方世玉,讓方世玉同意賜婚,降一道圣旨。

    甚至朱紫怡為了這事,險些下了懿旨要蓋鳳印賜婚。

    方世玉秉持著,能娶到媳婦就娶,娶不到國家不管的理念,好不容易打消了朱紫怡賜婚的念頭。

    而現在,朱允熥似乎成了死腦筋,盯準了不撒手。

    “這孩子也是個崛脾氣,隨他折騰去吧,等朝廷賜婚是不可能了!”方世玉搖了搖頭,他當初就沒同意朱允熥賜婚,現在更不能同意了。

    “我就是怕,到時候事情鬧大了,反而不好收拾。”朱紫怡心中擔憂道。

    對于朱允熥的事情,方世玉早有安排,見朱紫怡如此,開口道:“太始七年左右,馮誠應該可以帶著高熾返回中原,到時候就讓允熥,允熙,去海外就藩去!”

    馮誠自藍玉返還便直接領了四百余艘戰船,開始了他漫長的航海之旅,按照方世玉給的海圖,他一路上要按照藍玉所行的航海路線。

    從好望角,進入大西海,抵達東勝神洲東部海岸,在順著沿岸一路南下,向西航行,抵達東勝神洲的西海岸,自東瀛返還。

    外東海對于大明而言,還是相對危險的。

    而馮誠這一次的航程,也不知要多久才能順利結束,以公布渾天說的正確性。

    朱紫怡點了點頭道:“你怎么說怎么是了!”

    漫不經心的看著方文墐和方楠,寶慶郡主,在一起玩耍,方世玉道:“慶慎最近都在忙什么?怎么也見不到她?”

    “她啊,忙著幫你整理稿子吶,羅貫中死后,惠民書局的事情,都交在了禮部打理,你不是說,任何出版有關太祖皇帝的書籍,都要通過禮部的嘛?”

    “現在民間流傳的話本無數,這惠民書局,也不知道是惠民,還是為了賺錢。”朱紫怡心中苦澀,原本這惠民書局,是應該歸在皇莊的。

    但最終在惠民書局的修繕時,因為錢是朝廷出的,天下書籍也是朝廷負責刊印的,最終這惠民書局,也就成為了朝廷,國家的產業。

    “這幾年話本賣的特別好,確實是讓他們賺了不少錢,但惠民書局賺的錢,都有公賬,還要重新花在百姓的教育事業上。”

    “你就甭操心了!”

    方世玉語氣平緩,當此時節,藝術渲染的關于朱元璋的話本,可謂是風靡一時,其中以布衣天子一書為最。

    這個作者沒有名諱,只是署名清凈道人,將朱元璋的幼年經歷至朱元璋同陳友諒大戰時所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九江大戰,鄱陽湖決戰,書墨的繪聲繪色,就好似他親自經歷了一般。

    惠民書局賣出去書,是要給編撰者五分之一的銷售額稿費的,但這個清靜散人,根本找不到他。

    民間有傳言,這個清靜散人,就是當年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人云亦云,也沒有個結果。

    因為朝廷的激勵引導,話本,瓊瑤,在大明境內的各大街道小巷,隨處可見。

    可謂是文風昌盛。

    唐有詩歌,宋有辭賦,大明也有自己的文化發展產業方向。在總結前人智慧上,更是走的更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