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柱子做木匠活的靈巧勁兒是天生的。 當年還在山里的時候,一群孩子在荒野上、大河邊嬉鬧著跑來跑去玩,下河逮魚,上樹捉鳥,他們似乎什么都沒有,可大自然又似乎把什么都給與了他們。 等天寒地凍了,河水被厚厚的冰封住了,鳥雀也不知把家都藏到什么找不見的地方,孩子們就都很仰仗的圍在柱子身邊了。 因為柱子的一雙巧手,能把水里的魚、天上的鳥,地上的花兒,都惟妙惟肖的雕刻出來。 哪怕柱子做好的物件不給自己也行,就在圍在他身邊看柱子刻木頭,都是一種享受。 只見柱子一雙粗糙的大手,靈活地擺弄著木頭和小鑿子,小動物的形象就在木屑紛飛之間,慢慢凸顯了出來。 那種感覺,好像不是柱子把一只小鳥給雕刻了出來,倒像是那只小鳥本來就藏在木頭里面,柱子只是把蓋在它身上多余的部分給抹掉了一樣。 柱子自己呢,每當?shù)搅吮灰蝗汉⒆訄F團圍在中間的時候,總是心里很得意,如果再有孩子為了爭搶他的木頭物件大打出手的話,那他就更開心了,雖然表面上還是會做出拉架的樣子,可他心里面恨不得多打一會才好呢。 有時候,柱子看著自己雕刻出來的鳥兒啊,狐貍啊,也會覺得很有意思,這些小東西真的看起來太生動了,好像下一秒就要趁人不注意,從手里溜走,鉆回林子里一樣,要是它們哪天真的不見了,一準兒是像老人們說的,被月光照的多了,有了靈氣,成精跑了。 后來,柱子跟著裝臺班子去了碼頭,手上常做的活兒就成了紋飾輝煌的戲臺子,雕龍畫鳳的壽匾,或者是婚喪嫁娶常用的一些儀式物件,他自從到了碼頭,倒是再也沒機會雕刻什么小動物了。 閑下來的時間,不是都拿去賭去了么。 現(xiàn)在,照著那位公子哥孫煩了拿來的傳奇古書《魯班書》,柱子頭一次又靜下心來,一鑿一鑿,一刀一刀,一錐一錐的,又用心雕刻起來。 雖然是在雕刻自己的腿,但是他的心境,竟然又和小時候雕刻小動物時候一樣清明了,好像天地之間就只剩下自己和手里的木頭,看著木屑紛飛,柱子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和舒服。 他甚至還哼起了小曲兒來。 《魯班書》上,其實并沒有人腿的造法,上面有的木牛流馬之術(shù),是為了搬運重物而設計出來的,也并不是自己可以平地行走,而是需要借助人力的推動,不過木牛流馬的負重能力極強,需要的人力又很少,所以對于戰(zhàn)爭時期需要運送糧草的軍隊來說,非常實用。 古籍的圖紙非常詳細,但若非是木匠行中人,很難參透其中奧妙,就算懂了,也要有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悟性,才能把木牛流馬的圖紙,轉(zhuǎn)化成為人腿的構(gòu)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