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五 江郎才盡?-《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第(2/3)頁
一名名舞團的女舞者們,卻身著宋代的仕女服,手中纏著綾羅綢緞。
編鐘與絲竹的樂舞,本就是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發展到巔峰!
初唐鼎盛,文化發展迅猛。
薈萃歷代歌舞的長處,兼收了各國的文化精華。
唐王朝百國朝賀,兼容并包,海納百川!
從禮樂,變成了樂舞。
氣勢磅礴,場面壯觀。
集詩詞歌賦為一體,琴瑟和鳴,鐘鼓齊奏。
搭配上舒展流暢卻不失力量感的舞蹈,華麗的服飾。
輕歌曼舞!
樂舞的興盛也正是盛唐時期歌舞升平、國泰民安的完美寫照!
只不過,因為缺少傳承,人們從古籍文獻,壁畫等遺留下來的文物中,逆推編篡樂舞,試圖重現長安城中優美的樂舞。
而這一次舞臺之上,為了給李文音爭取換衣服的時間,前后的舞蹈編排加在一起,比原曲還要多了兩分十五秒的樂舞。
本來還想更多的,但在演唱會這樣的場合下,樂舞過于冗長,卻更容易影響演唱會的質量。
舞臺上完全就是鮮活的大宋仕女圖!
傳承了大唐的文化,宋代的宋詞樂舞,無疑是將樂舞發展到了巔峰!
古樸的編鐘與琵琶,古箏與笙,逐漸加速了起來。
鼓點也切入進去。
只有仕女的舞蹈,卻完全沒見到李文音露面。
但歌聲卻響了起來。
“我俯身看去~那一簾秋雨~
落下的水滴~卻悄無聲息~”
輕柔的歌聲無比的清澈,而在屏幕之上,卻放起了一個古畫。
!
清明上河,是宋代汴京的一種民間習俗。
這一天里,人們會成群結隊的出門,進入到集市,進行大型的商貿活動。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記~
是否隱藏著秘密~
在你的眼神中~
我看到了情絲萬縷~”
在這個傳世的名畫之中,似乎看到了人世間的百態千種。
對于歷史的追憶,本就是現代人通過出土的文物,進行的一種臆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