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長而穩重的顫音,與輕巧靈動的頓弓,似乎勾勒出了一位變裝成成熟貴族的窮人小伙。 優雅與端莊之中,卻掩藏不住內心的激動與那年輕的心態。 優美的旋律仿佛如同舞蹈一般,在狂歡的人群之中優雅的舞動著。 過慣了狂歡節的威尼斯群眾們,似乎更能輕易的體會到這樂曲之中所描述的一幕幕場景。 輕輕的,來到了第四段的變奏。 畫風突然一變,就連李文音的表情都似乎變得調皮了一些。 曲調突然變得滑稽了起來,仿佛那平時端莊穩重,沉著冷靜的老者,這一刻變裝成了一名調皮的孩子,在人群中搗起了蛋。 一長串的飛頓弓,仿佛頑皮的老頑童正在狂歡節的街道中,做著惡作劇。 一些觀眾們似乎想到了狂歡節之中的一些趣事,忍不住輕輕一笑。 但看在這些大師的眼中,似乎變得有些不一樣了起來。 第一段超簡單,簡單到初學者都可以非??斓纳鲜帧? 但演奏到現在的第四段,難度似乎逐步的提升著。 李文音用同一段的旋律,卻運用著完全不同的小提琴技巧與處理方式,描繪出了威尼斯狂歡節之中完全不一樣的人。 阿貝爾與瓦爾茲大師對視了一眼。 阿貝爾的神色仿佛像是在說:我覺得這家伙可能要搞事...... 瓦爾茲無奈的聳了聳肩,似乎在說...... 干我吊事?和他打賭的是你不是我。 ...... 第五段的變奏來臨。 從弓尖拉滿一個極短的音符,旋即就是令人目眩神迷的指法與長弓連音! 八組三連音。 二十四個音符。 在從下弓拉到上弓之中清晰的表達出來,富有顆粒感與飽滿感的音符,如同是一名花季少女一般,仿佛像是一只蝴蝶一般,輕靈的舞動著。 這一段變奏,完全就是全部的大型連弓。 從頭到尾全部都是連弓,每一個連弓之中都涵蓋了十數個三連音節奏型的音符! 從李文音靈巧的指尖中,仿佛看到了一名充滿了無限活力的少女,輕盈的漫步在威尼斯的橋梁上,在狂歡節的大隊中,歡快,輕盈的跳著回旋舞步。 這時,很多觀眾似乎才反應過來,為什么這個相機會一直跟著李文音拍攝。 這樣的演奏,不僅僅是聽音樂本身??! 就連這演奏本身的技巧動作,看上去都如此的賞心悅目。 并不需要說很多話。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就算是外行人,看到這樣的舉重若輕,也能知道,這個人,絕對是有點東西的。 收起了之前的輕視,廣場上的人對李文音越來越好奇。 來到了第六段的變奏。 李文音的弓子仿佛放飛了自我。 拋出去,砸在琴弦上,一個拋弓產生的十五次抖動聲,每一聲都是一個完整確定的音符。 夸張的大型拋弓! 不斷的在廣場上行走,李文音每拉一個變奏,便換一個地方。 令人嘆為觀止的技巧,清晰的呈現給廣場上的民眾們。 這首曲子每一輪的變奏極短,運用的技巧也各不相同的難。 一一呈現給觀眾們,這種如同穿花蝴蝶般不斷變換的技巧,令人感到無比的賞心悅目。 第七段的變奏襲來! 此時的演奏時間,僅僅只過去了三分半而已,復雜的技巧變奏便已經變換了七段。 李文音的左手迅速來到七八位! 一指的mi音直接按在了指板的最下方。 緊接著,極致的高音伴隨著弓法的快速抖動斷奏不斷的傾瀉而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