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想要演奏篳篥,不僅僅需要用手去堵上面的眼,還得用嘴吹,這樣音樂才能從出口處傾瀉而出...... 吹管子? “玉人何處教吹簫”估計要被老司機們說成“玉人何處吹篳篥”了! 簫都已經被玩壞了,請放過管子。 ...... 網上網友們熱切的討論著,但音樂卻在指揮的示意下緩緩響起。 編鐘古樸厚重的低音鐘驀然敲響。 這種響聲很奇特,仿佛是來自于靈魂的深處。 編鐘的音色,仿佛能直通仙境! 一串低密的鼓聲響起后,高音區輕靈的鐘聲便是如同玉珠落鼓,爭相而鳴般莊嚴的響起。 奇特的造型正是編鐘最獨特的奧秘。 樂鐘皆扁,如合瓦形! 不僅僅是能夠用鐘來演奏,更是可以一鐘雙音! 圓鐘延音非常長,所以演奏旋律時互相干擾,不能成樂! 就連宋人都不懂! 但戰國之時卻已經擁有了這樣恐怖的鑄造,冶煉,音樂水平! 兩段圓弧形成的奇特鐘形,敲擊正面與側面,會產生不同的振幅。 而一鐘的雙音,居然剛好就是三度雙音! 甚至會讓了解樂理的人感到有些恐怖。 編鐘隨著鼓點變得更為沉重! 但隨后,輕靈的笛聲響起,而伴隨而響的編鐘,讓這種輕靈縹緲之意中,多了絲莊嚴。 《霓裳羽衣曲》! 作為唐代最著名的樂舞,霓裳羽衣曲是絕對不可不提的! 但令人痛惜的是,霓裳羽衣曲的失傳,就是因為曾經被人認為是亡國之音而被焚毀破壞! 當然,失傳歸失傳。 你《霓裳羽衣曲》失傳了干我李文音什么事。 拿去用! 于是,這盛唐禮樂樂舞中的“文舞”之音,便響在了這阿爾伯特音樂廳之中! 柔美的音樂之中,卻不失端莊! 大氣磅礴! 一如開放民風的盛唐,海納百川,百國來朝! 雖然沒有舞蹈,但人們卻似乎依舊看到了一副生動的大唐仕女圖! 隨著音樂舞動著婀娜的身姿,輕靈的步伐中,更有著穩重,柔美的動作卻完全不缺少力量! 閉上雙眼,一幅幅畫面的浮現,人們似乎有些理解了。 為何那么多皇帝會沉浸在歌舞之中! 在娛樂發達的今天,都會感覺這樣缺少舞蹈的音樂是如此優美,更遑論娛樂缺乏的古代了! 人們仿佛看到了那個璀璨輝煌的盛唐。 桃花漸暖歲漸寒! 夢里長安今猶在! 夢回唐朝! 琵琶,箜篌,輕輕奏響。 但主角依舊是這磅礴大氣的編鐘! 似乎在編鐘這如同君皇一般的音色之下,一切樂器都成為了陪襯。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這就是唐明皇所向往的仙境! 這樣的仙境歌舞升平,絲竹入耳,仙氣飄飄。 這樣的音樂端莊,大氣,穩重,高貴,典雅!! 鼓點與編鐘的聲音隨著逐漸推進的情緒,慢慢變大! 逐漸加快的旋律,猶如佳人翩翩起舞,令君王欲罷不能! 但這樣的加快,并不顯得有任何匆忙急促! 佳人們的舞姿也依舊力量與柔美并重,充滿了英氣,顯得不急不緩! 隨著急促的鼓點,編鐘旋律的音量加大! 節奏卻依舊不顯得慌亂! 穩重的節奏,遞進驟強的音色! 觀眾們仿佛感覺到,自己也成為了那九五至尊! 攀登到了高臺之上!輕酌微醺!俯瞰人間歌舞升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