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在這一次的風波之中, 他們毫不例外地做出了這輩子最后悔的選擇。 或許, 他們跟武皇帝一起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但卻一個又一個倒在了糖衣炮彈的腐蝕之下。 武皇帝知道。 殺他們其實是不明智的。 但是他還要殺! 換言之,大鄒帝國雖然重新統一了起來,但這種所謂的王朝中興,并沒有太大的積極意義。 他只是世家勢力裹挾皇權勢力的不斷復辟罷了。 歷史的進程是曲折的。 是緩慢的。 任何人,想要推動歷史的快步發展,無異于是與整個歷史潮流作對。 但是,武皇帝偏偏不信這個邪。 他想要快速驅動大鄒帝國的發展,從封建制度快速轉向現代化的制度。 皇帝制度可以保留。 其他的一切按科舉制來,有本事的人當官。 最后,設立監察部門,極大的可以遏制腐敗和貪污現象。 而不是周而復始地進行封建制度。 歷史的經驗告訴了武皇帝,無論是三省六部制,還是早前的三公九卿制,都有極大的弊端,所以他想要改變這個弊端。 就必須有割肉的勇氣。 這一次,他將整個大鄒國內的最大幾個世家一鍋端了。 其他的小世家也是在所難免受到波及。 而科舉制,則是為了保證一定的公平。 加速大鄒社會的發展。 最后,他就要限制自己的皇權了。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將皇權限制住,也就是君主立憲制,當然,武皇帝還是盡量保持皇權的極大權力,這樣方便進行他的計劃。 殺完了百官。 武皇帝將視線放在了第二批等待誅殺的犯人身上。 沒錯,他們就是八大世家的掌舵人,也就是各自的家主和家族中的精英子弟。 血流成河的菜市場開始逐漸發出了鮮血的腥臭味。 周圍圍觀的百姓們,一個個面容肅穆。 他們的臉上沒有露出一絲譏笑。 他們知道,殺完了這批大臣后,一個時代的符號就要終結了。 世家大族們被羈押上場的時候。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憤怒。 當初建立大鄒國的時候,太祖皇帝給了他們每一個家族中都發了丹書鐵劵, 現如今,此時的大鄒武皇帝要滅了他們全家全族, 他們豈能甘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