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義且興兵-《九鼎風云志》
第(2/3)頁
楊熙作為選部尚書,自然第一時間便知道此事,他的心情卻很是復雜。
楊熙初來長安之時,此人為了幫助如今的天子爭奪大統,可謂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若虛先生都敢算計,楊熙也多次被玩弄于股掌之間,吃了不少暗虧。但除此之外,此人行事皆可算是光明磊落,并非心術不正
、心狠手辣之輩,在學問上的造詣也是極高,離京之前,還將畢生心血所著《七略》留給了楊熙,權作對他的歉意。
如今劉子駿又返回長安任官,楊熙心中當然有些警惕,但是不知為何,他又隱隱有些期待,期待著這位儒臣,這位帝師在如今的時局之下會做出什么舉動。
對劉子駿,他已沒了懼怕和忌憚,這不僅是因為他逐漸理解了劉子駿所作所為,更因為他如今經歷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看待事物也逐漸掌握了本質,知道如今他們已不再是敵對的立場,劉子駿也絕不會在這種情形之下,將他的身世之秘泄露出來。
那自己還有什么理由害怕他呢?
今日他接了一封拜帖,卻是長安華陽里的里正想要拜見。
一個小小里正,只能算個鄉老,甚至連個胥吏都算不上,如何能請動高高在上的選部尚書大人?但楊熙一見拜帖,卻告知那前來送帖的小廝,暮時必然赴約。
因為這位里正姓胡名安,卻是小乙曾經向他提過的長安游俠之一,今日相邀,必是有事相商。
日暮時分,他踏著晚霞走向東市,便見那送帖的乖覺小廝等候在道旁,一路引著他走入街市之中。
楊熙抬頭一看,前方赫然便是那清風樓,原來這胡里正竟是要在這酒樓上招待自己。
他懷著復雜的心情信步走入樓中,樓內冷冷清清,只有幾桌客人,看那面目神態,也不是真正的客人,而是市上廝混的氓流,走街串巷的混混,怕是安排在此,防人偷聽的。
踏上清風樓的二樓,楊熙驚訝地發現,閣樓之上不是只有一人,等著他的竟有五人之多。
居中一人身形偉岸肥胖,身上穿著華麗綢衫,頭發花白似已花甲年紀,定然便是那華陽里正胡安,左首是一個瘦高漢子,臉色蠟黃,身著短衣,卻是曾經幫助楊熙返回城中的燕翅兒。其余三人一個是名不修邊幅的落拓漢子,一個是風韻猶存的徐娘婦人,還有一個一臉橫肉的光頭,楊熙皆是面生。
看見楊熙上樓來,眾人神色各異,胡安滿臉堆笑,站起迎接,燕翅兒則向楊熙點頭致意,那落拓漢子也站起身來,臉上卻似有些擔憂之意。那婦人卻立了起來,對著楊熙認真斂衽一禮,光頭兇漢只是斜瞥楊熙一眼,似是有些不忿之色。
胡安向著楊熙作個大揖,滿臉堆笑道:“楊尚書今日駕臨,清風樓可謂蓬蓽生輝呀!來來來,我先為大人介紹一下在場諸位。”
楊熙笑道:“胡大俠不用拘禮,我猜得到,各位必然就是長安游俠兒的執牛耳者,群俠會中之人了。”
他先向著燕翅兒一揖,道:“燕大俠數次照拂,在下銘感五內,若有用得著在下處,還請盡管開口。”
燕翅兒見楊熙先與自己見禮,不由得大覺面上有光,拱手回禮道:“好說,好說。”
然后楊熙又對著那落拓漢子一禮,道:“這位定是韓大俠,小乙兄弟多次提及您這位兄長,片刻不敢或忘,我與小乙兄弟也算是患難之交,全賴小乙不懼傷痛,殊死護衛,我才能活著返回長安。如今小乙身在濟陽縣城養傷,想必很快便能傷愈歸來,韓大俠莫要擔憂。”
這落拓漢子果然便是杜小乙的大兄韓狗兒,此刻他聽到楊熙說出小乙的下落,心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也是抱拳回禮道:“小乙也多次提過楊大人名號,說楊大人不以他出身貧賤,能夠待他如友,教他讀書識字,他也是很感激你。知道他性命無礙,我便也放心了。”
楊熙又轉向那位婦人,見禮道:“夫人定是那秋娘子了,在下雖不飲酒,但也聽說過秋蓬酒家的美名。”
婦人嫣然一笑,紅唇輕啟:“大人過譽了,若需要酒漿,只消帶句話來,咱們秋蓬酒家便給大人送到府上。”
楊熙還沒覺得什么,那光頭兇漢忽然嚷了起來:“好個秋娘子,咱們弟兄去你家喝酒,都從來不肯便宜酒錢,憑什么這個什么大人,便能白喝你家的酒?是了,你定是看人家年少俊俏,又是位官人,莫不是動了春心了罷?”
秋娘子柳眉一豎,厲聲喝道:“梁屠子!你再要胡說八道!我敬楊大人,不是因為他是官員,而是他與我們兄弟有恩!徐老三死于西域兇人雷狼之手,遺下孤兒寡母險遭人欺,不是這位楊大人出頭,那徐氏的米行早被人占了去,徐氏娘子和一雙孩兒如今哪還有命在?”
楊熙微微詫異,他都幾乎忘了曾經在市上為那徐老三的遺孀出頭,沒想到這秋娘子竟是如此重義之人,竟因這事對自己表示感謝。
那梁屠子卻是第一次聽說這事,頓時張口結舌,許久才憋出一句:“對不住,你大人不計小人過,就當我剛才在放屁便了!我家沒酒卻有好肉,官人要是用肉,也盡與我說,我親自送到府上!”
楊熙連忙行禮,表示不用放在心上,便與這脾氣火爆但性格直爽的梁屠子也見過了。
胡安見楊熙竟是對群俠會中諸人都能叫上名號,不由得暗暗納罕,道:“楊尚書既知我等身份,想必能猜到我們邀請大人前來的目的?”
楊熙沉吟一會,低聲道:“諸位都是草莽龍蛇,對朝堂之事必也不會在意,肯定不是跟我要官職來了,那便是江湖事?你們要對付甚人,卻需要我來幫忙?”
五人相互一看,彼此眼中皆有驚駭之意。這位
年紀輕輕的楊尚書,不僅對他們這些游俠兒的身份了如指掌,竟連他們的意圖也猜的大差不差,果然是年少有為,深不可測,怪不得能被小乙如此看重,怪不得能當上這么大的官兒。
“好!既然楊尚書是小乙的知心兄弟,對我們又是知根知底,那咱們明人不說暗話,的確是有事需要大人相幫。”胡安慈善可親的臉上此刻忽而充滿戾氣,“尚書可知曉百家盟?”
“你們要對百家盟動手?”楊熙皺起眉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