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陸成細細解釋完后,現場都安靜了下來。 假如說之前眾人都是說陸成是在胡編亂造的話,那么之前陸成的一席話就是對之前的‘胡編亂造’的解釋,而且還是最完美的解釋。 醫學的解釋是什么? 系統、基礎、升華、猜測。 系統和基礎就是完整的基礎知識儲備,而數據則是升華的基礎。 有數據支持的猜測,雖然也是猜測,但卻代表了無限的可能。 若是以上一席話,換成林尤或是閔教授來說,眾人可能沒覺得什么,畢竟林尤一向科研比較強,閔教授的基礎知識扎實到讓人發指。 可問題是? 一個陸成,憑什么說出來這些話來? 你基礎扎實是扎實,你做過了統計?你在故意追蹤這個病例? 即便是你總結了,但是那也只是你的數據體現??? 這是鄧志和林遠等人的想法。 這些話在閔教授的耳朵里,卻又是另外一個境界。 當教授,在外界看來其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其實他們心里清楚得很,有哪些是可信的,那些不可信。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全知全能的,像陸成現在表述的這些,說實話,如果只是他來處理這些數據的話,處理不出來這么多。 醫學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個記憶和實踐的過程,其實并不需要太過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但是在理論升華的過程中,這種數據轉化能力,卻是最為根本的。 閔教授猜測這可能是外國考慮本科生畢業之后才可以學習臨床醫學的另一項理論支持。 也可能是華國的醫學,可能永遠追不上的主要原因。 微微皺了皺額頭,閔教授很慶幸自己并沒有一開始就表現出來厭惡的情緒,不然現在的場面估計會更加尷尬:“陸成,你所說的這些數據,你能夠對它們負責嗎?” “你昨天回去后就連夜處理了這些數據?” 對于華國的大多數意料工作者而言,數據的處理,著實是很大的一個限制。 能夠一夜之間把這么多數據整理出來并且還得到一個結果,這種天賦,是做科研最佳的選擇。 而且這種事情其他專業的人還代替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