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臨床上待過一段時間后,就算是遇到了新人,只要對方能夠答得出來自己問的一些問題,就會下意識地將其當成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對待。 有些問題,也會脫口而出地問出來。 這也是許多教授在帶教的時候喜歡問問題的原因,其實最本來的目的,可能只是因為教授希望你知道這一些他問的問題而已,并沒有太多的意思。 山原齊木的問題,雖然有些難,但角度并不刁鉆。 其實可以分成泛答和精答兩種。 陸成并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問道:“山原君,可以請問一下,威利的腫瘤,并沒有發生遠處轉移吧?比如肺部這些?” 陸成沒有太過深入地接觸到病人,所以只能問山原。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因為,腫瘤的治療,是必須根據它的分期來的。 惡性骨腫瘤的分期,則是要大多根據Enneking分期來確定其手術方式。 分期的標準,有三種。 低度惡性及高度惡性。 解剖間室內和解剖間室外。 有轉移和沒有轉移。 如果是良性且在解剖間室內,則是屬于預后最好的IA期,預后最好。 良性腫瘤,但是突破到了解剖間室外,則是屬于IB期,預后相對較差。 但是,像尤因肉瘤及骨肉瘤這樣的骨腫瘤,都是屬于高度惡性的腫瘤,那么,它們就不可能是I期。 而是要根據其解剖位置,分成。 不論是,在治療的原則上,其實都差不多,如果對化療藥物敏感,則可以進行保肢手術,如果對化療不敏感,還累及了重要的血管和神經的話,那么,選擇截肢術,自然是最為適合的。 當然,不管是低度惡性還是高度惡性腫瘤,一旦發生了轉移,那么都屬于III期,這個時候,姑息的單純化療,對他們來講,可能才是最合適的。 因為這個時期的腫瘤,無論手術與否,無論是否保肢手術,他們體內的腫瘤細胞依舊存在,不可能全部清除。 那么,這個時候,手術對他們來講,無疑就是多余的,還不如保存他們的四肢完整性。 這也是陸成要問清楚山原君,威利有沒有出現遠處轉移的原因。 山原齊木隊威利的病例是十分熟悉的,很確定地道:“我們對病人做了全身的petct,暫時是沒有發現有遠處轉移的。” petct,是基于全身代謝的一個系統性掃描,可以清晰地看到全身上下每一處位置是否具有高代謝狀態,一般的異常高代謝,都是屬于腫瘤的代謝,我們人體自身的代謝,即便是在生長期,也達不到腫瘤代謝的高度。 屬于對腫瘤是否出現轉移排查的一個常用的選擇方式。 價格不便宜,但是對威利來講,價格肯定不是什么問題了,自然有保險公司來擔負。 陸成聽了,心里就有了數了。 有無遠處轉移區分了,位置自己通過閱片就能夠看得出來,良惡性這是個病理常識。 于是回道:“那威利當前的腫瘤分期屬于IIB期尤因肉瘤,我猜想,你們活著張興教授已經對他采用的術前的新輔助化療,以異環磷酰胺+多柔比星的方案是最合適的。” “當然,可能現在新出來的吡柔比星,比多柔比星更加合適一點。從威利化療前后的腫瘤的大小來看,證明威利的尤因肉瘤對化療還是頗為敏感的。” “既然是對化療敏感,那么就為他的保肢手術,提供了可能。” “如果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的話,那么截肢術,是他的首選。” “現在我們再來看威利身上尤因肉瘤的位置,股骨中段,股骨遠端骨干,脛骨近端骨干,脛骨骨干中段,脛骨下端內踝的位置。” “這是一個多發的腫瘤,我曾經看到過一份病例報道,不過那個病例的病理類型是骨肉瘤,不是尤因肉瘤,但他也是對化療敏感的,所以他的主刀醫生為其進行了股骨、脛骨全下肢骨的取出+離體腫瘤滅活+自體骨移植+植骨術。” “這個病人的術后恢復較好,我覺得,威利也是可以采用這種術式的,他的腫瘤雖然很多發,但是在化療后,都相對比較局限在長骨周圍,并未入侵到軟組織,所以術后無瘤生存的幾率非常大。” “我們再來看血管造影,可以看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