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納米崛起》
第(1/3)頁
根據大連合作備忘錄的內容。
藍星礦業和聯合再生,占據力拓集團37%、30%的股份;北控資源、五礦集團,占據淡水河谷33%、34%的股份;電礦聯合體、南方稀土,占據FMG集團45%、22%的股份。
這一次全球礦業的大洗牌中,第一個破產的必和必拓,反而因為公眾的輿論壓力,成為碩果僅存的礦石巨頭。
不過資本市場的反應非常快,也非常詭異,被控股的力拓、淡水河谷和FMG,進入了退市私有化階段。
這也是正常情況,因為米股有規定,一旦股票的非流通股比例,高于75%,就會觸發強制退市的機制。
只是這一次股份交易,米股的管理層,以涉及存在壟斷為理由,拒絕了力拓、淡水河谷、FMG的強制私有化退市申請。
給這件事帶來了新的變數。
對這個情況,還在大連的馬地臣等人,急忙上門拜訪,詢問宋世嘉如何解決這件事。
交易所的會議廳中。
宋世嘉放下了手上的報告,看了一眼有些著急的馬地臣。
“不用緊張,被拒絕也是正常的事情,米國佬那點小心思,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事實上,之前一直從事國際金融的李宏文,在發起這一次閃電收購戰之前,就提醒了宋世嘉等人,讓他們注意米股的監管問題。
以米國佬的想法,肯定是寧可力拓、淡水河谷、FMG破產,也不愿意看到他們被礦業聯盟吞并。
宋世嘉拿出一份文件交給馬地臣:“這就是解決方案。”
接過文件后,馬地臣等人立馬翻看起來,看完之后,面面相覷起來。
文件赫然是力拓、淡水河谷、FMG的米股流通股,在前段時間的暴跌過程中,李宏文帶著大連礦石交易所的操盤手,利用很多離岸賬戶,通過做空和吸籌。
暗中掌握了這些公司的大量流通股,其中力拓68.3%、淡水河谷57.6%、FMG59.1%。
而之前力拓等公司,已經進行過好幾次回購增持,手上拿著不在少數的流通股。
李宏文制定的計劃,是由馬地臣等人出面,將這些股份通過場外交易購買回去。
讓力拓“自己”將非流通股比例,提升到總股本的75%以上,觸發強制退市機制。
這樣一來,力拓、淡水河谷、FMG就不是因為礦業聯盟的收購而退市,而是因為實控大股東的股份回購,觸發強制退市機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