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納米崛起》


    第(1/3)頁

    在梓潼縣停留了片刻,黃修遠的車隊繼續北上,經過廣元進入了漢中地區。

    車隊來到漢中北側的青橋驛附近。

    這個看似普普通通的鄉鎮,卻隱藏著兩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在青橋驛向西兩公里左右的山區,有一處依山傍水的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新材料打造,屋頂設置了密集的太陽能電池板。

    黃修遠一下車,就看到了幾個月不見的秦勵章,以及另一個儒雅中年人。

    “老秦,好久不見。”

    秦勵章一邊伸出手來和他握手,一邊笑著說道:“修遠,沒有想到你會親自過來。”

    “我過來考察一下種子庫,順道看看秦嶺班的情況。”

    “董事長。”儒雅中年人是豐民農業在農科院挖過來的一名植物種子學家,負責秦嶺種子庫的建設和種子搜集。

    黃修遠轉過頭問道:“林鶴博士,種子庫建設得如何?”

    “一期工程已經完成,現在正在建設二期工程。”林鶴邊走邊回答。

    黃修遠一行人,來到了種子庫的一期工程,這里建設了12座專業的種子儲存庫,所有的種子庫都采用半掩埋設計,超過五分之四的區域,嵌入山體和地下巖層。

    這是末日防御級別的種子庫,除了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每一個種子庫都有獨立的柴油發電機組,和獨立的制冷系統、智能系統。

    足以硬抗近距離的核爆,只要核爆距離沒有在周圍5公里之內,種子庫可以在沒有外界能源的前提下,維持80年的低能耗運行。

    就算是沒有低溫冷凍和能源,里面的種子,仍然可以在亞真空容器內,保存幾百年時間。

    這僅僅是華國境內的五個大型末日種子庫之一,除了豐民農業在漢中的青橋驛種子庫,還有中糧在青海祁連山鵝堡的種子庫,北大荒在大興安嶺的種子庫,另外兩個是農業部和農科院搞的,一個在太行山、一個在大別山。

    “現在儲存了多少種子?”

    林鶴不假思索地回道:“15735種植物的種子或者組織,平均每種植物都要300份種子,會分別儲存在三個不同的種子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