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納米崛起》
第(1/3)頁
就在瓊州海峽海底隧道外管全線貫通的同一時間。
距離海口大約600公里的東南方向。
中沙群島的核心島群——中沙大環礁,正在進行另一項宏偉工程,中沙海洋城計劃。
十一月份的南海,風浪明顯大了許多。
不過熱帶氣候的大環礁,這里的氣溫仍然維持在26~36攝氏度附近,在這一片碧水藍天中,并沒有看到任何陸地。
雖然中沙群島叫群島,實際上只有黃巖島一個島嶼,露出了海平面,特別是近些年海平面持續上升,讓本來就非常少的陸地,面積變得更加少。
而作為中沙群島的核心島群,更是全部在海平面以下,在退潮的時候,也不會露出一點點陸地。
不過這里是中沙群島中,非常重要的區域,不僅僅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本身的地質條件也似乎吹填造陸。
中沙大環礁呈現橢圓形,東北—西南長度140公里左右,寬度在60公里左右,擁有26座已命名的暗礁,平均深在9~26米。
比起黃巖島的條件,這里非常適合吹填造陸。
不過考慮到大面積吹填造陸,有些不切實際,需要的沙土數量也不少,同時經費負擔也非常大。
另外又要考慮到中沙大環礁的海洋生態問題。
這里的吹填造陸規模,被限制在100平方公里,這個限制導致另一個方案的出現。
那就是海洋城項目的出現,工程院在去年的時候,就在計劃這個項目,他們從超級公路和瓊州海峽海底隧道的設計中,發現超級材料的結構強度,完全可以滿足建造攔海大壩的要求。
大環礁的平均深度才9~26米,完全沿著暗礁的分布,建造一些攔海大壩,然后抽空大壩內部的海水,形成一片在海平面下的陸地
在石塘連礁的南礁上,這里已經被吹填造陸出一塊3平方公里的陸地,除了一艘3萬噸級的吹填船,在不遠處,還有一艘20萬噸級的工程船。
工程船上,工人們將海水過濾出的雜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鉀),混合特制納米氧化硅,形成超級建材的基料,然后填充到模板夾層中。
模板夾層是由鋁合金薄膜和硅納米形成的,夾層內部還布置立體結構的鋁鐵納米網格,確保材料的強度、耐腐蝕和密封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