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御系統-《納米崛起》
第(1/3)頁
6月15日。
漠北阿爾泰戈壁灘的深處,目前碩果僅存的戈壁灘原生區中,正在建設一個科研基地,代號“湯谷基地”。
這個基地是黃修遠下令建設的,燧人系內部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基地有正式的名稱,叫“阿爾泰能源研究所”,主要從事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的研究。
但實際上,這里卻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地方,在基地的地下區域,正在建設一個龐大的地下空間。
至于具體研究什么東西,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廬山真面目。
與此同時。
黃修遠這些天也沒有閑著,除了測試csi納米晶體的各項數據,就是等待中船重工的將實驗船送過來。
終于在15號,半年前定制的兩艘發電船,終于到了汕美的遮浪造船廠。
這種發電船是黃修遠在去年年底,就向中船重工下的訂單,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求將船只內部,設計成為一個發電站,采用碳粉燃氣輪機發電。
另外還要在甲板上,預留多個接口,專門給激光炮使用。
顯然這種船,在技術上并沒有多少難度,燃氣輪機有現成的,船只不需要考慮太高的防護,也不需要考慮火炮的后坐力之類。
中船重工直接用一種1.2萬噸排水量的散裝貨輪作為基礎,改造了一下設計圖,就完成了設計。
完成了建造后,就送到了汕美這邊,交給燧人公司進行二次改造。
跟著兩艘發電船過來的,還有海軍裝備部門的十幾名工程師和相關技術軍官。
遮浪造船廠。
5號船塢。
這是一座全密閉的船塢,里面正躺著一艘涂裝為灰色的船只,該船就是兩艘發電船之一。
此時蝸牛工業的工程師,和五十多名技工,正忙著就兩臺實驗激光炮,安裝在甲板的接口平臺上。
黃修遠的替身機器人,正和裝備部門的杜豐欽大校、胡存義博士,在一旁觀看著安裝過程。
拿到激光炮設計參數的胡存義博士,仔細翻看著其中的內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