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納米崛起》
第(3/3)頁
有了核聚變供電,宇宙飛船完全可以采用離子發(fā)動機,在太陽系內部,實現快速便捷的航行。
現在燧人系在藍星的科研基地,已經在設計新一代的湯谷核聚變發(fā)電機組。
而廣寒宮市這邊,之前利用實驗艙的設備,小規(guī)模提煉過一批氦3,數量大概在32克左右。
這一點氦3,在兩個月前,就送回了藍星那邊。
一眾核聚變實驗室的研究員,做了好幾次實驗室,初步獲得的實驗數據,符合當初的預計。
但氦3太少了,32克就做了十幾次小實驗。
很多研究員擔心長期運行,會出現沒有意料到的問題,需要更多的氦3,做幾次長時間的核聚變運行實驗。
因此赤鐵基地的重要性,對于大中華未來的航天發(fā)展路線,有至關重要的印象。
如果氦3作為核燃料,可以促進核聚變發(fā)電機組的小型化發(fā)展,那赤鐵基地將作為一個樣板,在月海大量建設。
按照赤鐵基地的一期規(guī)劃,整個工廠每年的產能,是60~70公斤氦3。
而三期完成后,將會形成氦3年產量200公斤左右的工廠。
200公斤氦三看起來很多,但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如果大中華聯(lián)邦要開拓火星之類,這個產能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月球表面的氦三資源,也是非常寶貴的,在人工制造氦3的技術沒有參數之前,氦3都將是一種戰(zhàn)略資源。
這也是為什么,燧人系說氦3燃料的小型化核聚變發(fā)電機組,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案。
因為氦3是一種稀有資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