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問答-《東宮錦字錄》
第(1/3)頁
皇帝深深一笑:“此番來的是長樂的兒子,也算是你的弟弟。”
明燎本也知道此事,聞皇帝之語,他眼底的凌厲更加明顯:“長樂長公主前次歸朝,與祖母約定,會尋個機會讓祖母見見她的兒子。如今,他倒是給大雍帶來了一個驚喜。”
長樂長公主?她與姜云的母親感情甚篤,可惜姜云與她素未謀面。
皇帝與太子殺意森森,而姜云若有所思。原來皇帝口中的年輕人,指的竟是他的外甥,太子的表弟。
如今再看,這一聲“年輕”,也仿佛不乏譏意,明燎那一句“驚喜”,更顯得頗為危險。大雍最尊貴的兩個人,從未將一個年輕人的算計納入眼底。
西戎使團尚未進京,皇帝和太子卻已將一切納入眼底。凡事皆在兩人掌握之中,姜云難免生出一個念頭,或許這樣的局面,才是他們所期待的。
新春轉暖,姜云卻只覺寒氣縈身。她的手心已經泛起薄汗,直到此刻,她才徹底明白,何謂皇帝,何謂太子。
皇帝忽然看向姜云:“太子妃以為,護國寺之事如何查之?”
是試探,還是威脅?而今她與皇帝不過幾步之遙,在他的注視之下,姜云的每一絲反應都無所遁形。
她沒有分心探究視下之景,更是有意避開了皇帝面前的軍機圖。但站在這里,階下的一切自然分明。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站到頂峰,當真能夠目及天下。
“交付大理寺,先查刑求百姓一案。”
皇帝心思難測,倘若其他宮眷在此,最好的選擇當是推脫。姜云本可以只盡一個沖喜太子妃的本分,回避這個顯然意味著危機的問題。
然而她與此事牽連太深,太子的婚事又有著十足復雜的內情,以姜云的處境而論,倘若她選擇裝傻,反而更可能導致惡果。
她暫且辨不清皇帝的想法,于是拋磚引玉,等他繼續提問。
皇帝的反應也如她所料:“先?”
姜云垂首以答:“不必將實情相告,以欺凌百姓而查之。此舉重在警醒、威懾心懷不軌之輩,京師重地,絕不容宵小妄為。”
皇帝又問:“此事之因由如何解釋?”
姜云道:“傷者不堪惡人欺侮,逃往護國寺求助。”
言下之意,竟是要將她與太子、襄王、賀周幾人全部隱去,只當是一場意外暴露的惡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