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 完顏阿鄰沒有退路了-《啟明1158》
第(2/3)頁
完顏阿鄰看完之后,默默把這封信燒毀,然后下令軍隊快速前進,目標是定州。
他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
這時是十二月十四日,也是完顏阿鄰的偏師在滹沱河上遭遇光復軍水軍攻擊的日子。
辛棄疾自告奮勇,親自率領倉促成軍的光復軍水軍順流而下。
數十只小型戰船無視了岸上的騎兵,只管向金軍糧秣船隊發起猛攻。
盡管金軍哨騎提前發現了光復軍的戰船并且發出警告,但是金軍方面的反應并不如人意,盡管他們試圖逃跑,但是很快就被追上了。
辛棄疾統領的水軍攜帶了大量的火油等引火之物,努力地發射火箭、投擲火油到金軍船只上,燒毀了金軍很多重要的糧秣船只,使得金軍船隊一片混亂,無法控制。
金軍這次出征沒有水軍,船只也不是戰船,駕船的都是當地民夫,談不上有什么戰斗力,面對光復軍的水軍進攻當然沒有什么還手之力。
于是很多金軍船只被迫靠岸,緊急轉移物資到岸上,避免遭到光復軍船只的破壞,岸上的軍隊趕快放箭掩護這些靠岸的船只。
但是這樣的船只是少數,大部分船只不是被燒毀就是被光復軍的船只撞擊沉沒。
最后光復軍方面以損失十三艘船只為代價,擊毀了七十多艘金軍船只,然后剩余的光復軍船只揚長而去。
而岸上的金軍忙著收拾剩余的物資,對此毫無辦法。
辛棄疾首次自己獨立帶兵作戰,就立下了戰功,摧毀了金軍大量重要的給養。
事實上這一次進軍,金軍還是吸取了教訓的。
完顏阿鄰要求金軍在這次行軍中盡可能自己攜帶更多的口糧,反正是雙馬,空有一匹馬的運力不用,為什么要那么依賴后勤呢?
用這個方式,金軍多少可以對沖一些風險,萬一發生緊急情況,不會和上次一樣,連一點應對的辦法都沒有,只能快速撤退。
但是教訓往往并不能讓一個習慣犯錯的人立刻改正,倒不如說二次跌倒的可能性很大。
人的口糧讓馬馱著,馬的口糧則基本上還是靠后勤水運,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陸地上隨軍的。
出兵準備時間短,且主要的陸路運力被完顏阿鄰的主力帶走了,分給偏師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現在大量船只被擊毀,搶救下來的不多,這支金軍的主將脫離速在戰后稍微計算了一下,發現眼下的士兵口糧還是充足的,但是戰馬的口糧只能保證三到五天。
最多五天之后,馬就沒東西吃了。
這里是大平原,也沒有豐美的牧草可以讓馬去吃,只能吃糧食,但是馬的胃口遠比人大,很快就連人都沒得吃。
人和馬一樣,要是沒東西吃,就跑不動了,還會鬧情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