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引起爭議是一定的,但是軒然大波則未必。 蘇詠霖是這樣考慮的。 一來退耕還林面積有限,二來以自己所掌握的權勢,想要強行推進這個政策還是沒有問題的。 至于所謂的軒然大波大抵是儒臣為了勸誡皇帝慣用的夸張性修辭手法。 比如皇帝修一座宮殿就能讓民生凋敝之類的…… 蘇詠霖對這樣的修辭手法很不高興。 “什么軒然大波?” 蘇詠霖搖頭道:“若是不能恢復關中之地黃河兩岸的植被,則關中之土將源源不斷被帶到河南、河北、山東之地,不斷抬高各地河床,地上河會越來越高! 河床越高,則河水泛濫和決口的事情將發生的越來越多,沿岸生產將被不斷破壞,糧食不斷絕收,不斷有人死去,陳侍郎,我問你,是退耕還林可怕,還是黃河決口可怕?” 蘇詠霖把兩個選項擺在了陳吉昌面前,陳吉昌想了一會兒,實在不知道該怎么選擇,只覺得兩個選項都挺可怕的。 一個會直接死人,一個恐怕會造成社會上的動亂。 “陛下,二者恐怕都不是百姓愿意看到的,黃河決口固然可怕,但是失去耕種的土地,百姓恐怕會恐慌。” 他只能這樣說。 蘇詠霖還是搖頭。 “退耕還林,還的有限,若是涉及百姓耕地,可以在其他地方予以補償,國家掌握有公田,屆時退耕多少,則給予多少補償,朝廷甚至可以出錢、出土地,將關中之民遷移到地廣人稀之地。” 蘇詠霖宣布了自己的補償政策。 不搞強制,因勢利導,只要愿意退耕還林,大明絕不讓你吃虧受罪。 數年戰爭與土地革命之后,大量地主貴族的喪生讓蘇詠霖手握大量閑置土地,現在正在積極推進新農村的建設與土地分配。 趁此機會,若是能把關中居民遷移一部分離開關中,對于挽回關中脆弱的生態系統來說,倒也不失為可行之策。 第(1/3)頁